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天壤之接:嫦娥五号太空稻秧苗“安家”田间

2021-04-01 21:51:24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佚名我要评论(0条)

  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室开始萌芽(2月26日拍摄)。 新华社发(张梓望 摄)

  3月29日,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离开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室,移栽到位于广州增城的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基地。

  研究人员插秧时,以每穴单株的方法插入土里3厘米的位置,原则是“浅而不倒”,既保护根部,又便于后期研究、跟踪。在同一块田地里,还有“长征五号”稻种、重离子辐照稻种,后期研究人员将分别对深空搭载、近地轨道搭载、地面模拟这三种稻种进行对照,以育选出最优品种。这批太空稻预计5月底或6月初迎来抽穗期,7月上旬收获果实。

  共计40克的“天稻”于2020年11月搭乘嫦娥五号登月,历时约23天、76万公里的“环月旅行”返回地球,并于2021年2月26日完成播种。

  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种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室已经萌芽(3月4日摄)。新华社发(张梓望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室整理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准备移栽。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室的嫦娥五号太空稻秧苗被拔出准备移栽。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室将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整理好准备移栽到增城试验田。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温室将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整理好准备移栽到增城试验田。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加峰博士为刚刚插秧太空稻的试验田插上写着“CE-5”的标识牌,这是嫦娥五号的拼音缩写。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准备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这是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已经插种的“长征五号”稻种秧苗和重离子辐照稻种秧苗,它们将和即将插种的“嫦娥五号”太空稻秧苗一起生长,最终育选优种(无人机拍摄)(3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先把8组双行红绳拉到田间,这里马上将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3月29日,研究人员在广州增城华南农业大学试验田插种嫦娥五号搭载的太空稻秧苗(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dara.gd.gov.cn/mtbd5789/content/post_3253297.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