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 如何把握生猪生产政策基调

2021-02-07 15:37:23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佚名我要评论(0条)

   “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这是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生猪工作定下的政策基调。

  从2019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全面落实省负总责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到2020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我们从中能看到生猪产业发生了什么变化。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介绍2020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2020年11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12.5%。这个结果的取得殊为不易。因为受非洲猪瘟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肉价在2019年下半年出现了大幅上涨,老百姓碗中能否有肉、能否吃得上肉、吃得起肉,成了重大民生问题。

  经过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财政和金融等的大力支持以及社会资本大举投入,我国生猪产能恢复较快。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均已恢复到常年水平的90%以上;已有23个省份提前完成产能恢复任务目标;全国生猪存栏最迟至2021年上半年就会恢复到常年水平。有研究机构根据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环比数据推算,截至2020年1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超过4100万头、生猪存栏超过4亿头;规模猪场新生仔猪超过3100万头,比2020年初增长94.1%;全国规模猪场比2020年初增加1.6万家,散养户比年初增加228万户。

  由于生猪生产恢复成效超出预期,猪肉市场供应持续改善,全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从2020年2月份每公斤59.64元回落到2020年12月第二周的48元左右。

  虽然成绩不俗,但正如2020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所强调的,2021年,仍需“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一方面,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

  2019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恢复”生猪生产,2020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依然强调,要继续抓好生猪生产“恢复”。之所以连续两年强调“恢复”,是因为,尽管生猪存栏“缺口”持续缩小,但即便到目前,生猪产能依然没有回到常年水平。为此,生猪生产恢复的工作不能松懈。

  农业农村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生猪出栏量为6.94亿头,年末生猪存栏量为4.33亿头,而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国生猪存栏仅刚刚超过4亿头。由于“缺口”的存在,目前从事生猪养殖仍有利可图,因此社会资本增加投入的欲望和热情并未消退:2020年12月29日,华统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增加投资约10亿元,用于生猪产业;2020年12月30日,天康生物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拟定增募资不超过21亿元用于仔猪繁育、生猪育肥和补流……如果政策持续发力、社会资本继续加大投入力度,生猪生产将会较快恢复到常年水平;也只有先将生猪产能恢复到常年水平,才能实现生猪稳产保供,让老百姓在吃得上肉的同时,吃得起肉。

  另一方面,要促进产业稳定发展。

  今年的生猪生产,不仅要抓“恢复”,更要抓“稳定”;“恢复”固然重要,“稳定”同样不可忽视。

  生猪养殖业是一个周期性较强的产业。通常,当生猪价格上涨、市场行情看好时,会有大量社会资本蜂拥而入,扩大养殖规模,甚至有的企业会跨行进入生猪养殖业,比如万科,等等;一旦生猪产能大幅增长,猪价开始下跌,生猪养殖企业便会加速生猪出栏,引发猪肉价格继续下跌,而生猪价格的下跌,又会影响养殖企业信心,倒逼其减少能繁母猪数量,缩小生猪养殖规模。而生猪养殖通常要一年左右才能出栏,这中间的断档就会引发生猪短缺,肉价暴涨,进而重新激发社会资本的养猪热情,于是生猪生产进入下一个循环周期。

  要稳定生猪生产,一方面要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不断完善监测方案,扩大监测范围,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及时发布生产动态和预警信息,稳定市场预期。2009年,当时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商务部等部委曾联合发布过《缓解生猪市场价格周期性波动调控预案》,以猪粮比价为核心预警指标,分别设立绿色、蓝色、黄色和红色预警区间,表示正常、轻度、中度和重度价格波动,并采取信息预警、冻肉收储或者抛储、加强进出口管理等措施。由于政策的不稳定性和滞后性,实施调控的难度大、要求高,既需要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也需要高效的响应机制保障,哪个环节失灵都容易导致调控失效,放大波动效应。因此,监测固然重要,但完全依靠监测来平滑猪周期有一定难度。

  另一方面,应当大力发挥已经上市的生猪期货在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方面的功能,利用期货市场对冲现货风险,进而推动生猪产业实现“稳价”“保供”,压减“猪周期”波动,促进行业平稳有序发展。国泰君安证券认为,生猪期货上市有望加速养殖规模化进程,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而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对促进生猪产业稳定,将会产生积极作用。

  猪肉是城乡居民重要的食品,生猪产业是畜牧业的支柱产业,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希望猪价稳定。猪价变化一头连着城乡居民的“菜篮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而且猪肉价格变化还影响到CPI变化。因此,在今年生猪生产恢复常年水平后,有关方面应当把工作重心放在“稳定”上,在强化信息监测和预警的同时,充分发挥生猪期货的积极作用、不断鼓励规模养殖,防止猪价“过山车”似的大起大落,这既影响产业稳定发展,也影响居民日常消费。

  (作者:徐绍峰)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101/t20210122_812463.htm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