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发改委监测数据分析,截至目前,我市生猪收购均价15元/公斤,较前期下跌0.58元/公斤,跌幅3.72%。猪肉价格连月下跌为哪般?未来还会“跌跌不休”吗?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猪肉价格下跌由多重因素叠加造成。根据分析,短时间内猪价仍将保持低位震荡状态。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引导预期,防止猪价大起大落,避免随意上“风口”和“肉贵伤民、肉贱伤农”。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李灵越
多重因素叠加 猪肉价格持续下跌
最新监测数据分析,7月初至7月中旬,生猪、仔猪收购价格下跌,鲜猪肉价格下跌,不过,下跌幅度与前期相比收窄。截至7月15日,我市生猪收购均价15元/公斤,较上周(7月8日,下同)下跌0.58元/公斤,跌幅3.72%。
该周仔猪收购均价32.25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58元/公斤,跌幅1.77%。7月15日主城区农贸市场鲜猪肉(一级肉、带皮)零售均价24.64元/公斤,较上周下跌0.5元/公斤,跌幅1.99%。
当前,生猪价格稳定在养殖成本线上下,低水平的养殖场户仍处于亏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眼下还不到生猪复产“鸣金收兵”的时候。上半年猪价下降速度较快,与复产成效较大有关系,但并非唯一原因。换言之,并不是简单的“猪多了”。
判断的依据,来自于消费和生产。先看消费。近两年原本就是消费低迷的时间段,由于猪肉价格持续高位,消费者的消费方向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根据统计,全市1至5月屠宰消费猪肉为8124.08万公斤,人均猪肉消费量为16.69公斤,同比2017年同期下降7.33%;反之,今年一季度禽肉产量呈上升趋势,表明禽肉消费大幅提升。绵阳人的餐桌由猪肉独占“鳌头”,成了现在的牛羊肉、猪肉和家禽肉“三分天下”。
再看生产。统计显示,上半年,我市生猪生产加快恢复。从饲料产销情况来看,1-6月,生猪配合饲料产量63.5万吨,同比增加80.7%;母猪饲料12.7万吨,同比增加138%;育肥猪饲料30.7万吨,同比增加97%。从6月底生猪生产网格化管理情况来看,生猪存栏286.81万头,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6.02万头,分别达到2018年同期的129.78%、158.82%(220.99万头、22.68万头),生猪产能超过正常年份水平。
“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有可能挫伤养殖户信心。”该负责人坦言,猪肉市场消费低迷、猪价行情难以预判、畏惧疫情风险等因素叠加,严重冲击养猪场户补栏信心,特别是广大小散户呈持续收缩态势,这些因素将影响下半年出栏任务完成和春节期间稳产保供。“因此,稳步推进生猪复产工作仍不能停下来,决不能放任猪价大起大落。”
发力稳产保供 确保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二师兄”身价是否还会“跌跌不休”?“随着上半年,特别是近两个月生猪养殖场(户),加快出栏,有可能导致接下来几个月,出栏数量放缓,加之九十月份消费旺季即将到来,后期猪肉价格可能企稳回升。”该负责人分析,当前全市生猪生产继续保持良好恢复势头,猪肉市场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猪肉市场供需总体平衡,猪价处于相对稳定状态。长期来看,随着新增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明年猪价将回到由市场供需调节为主导的低位正常波动状态。
猪价一头连着生猪生产,一头连着百姓生活。猪肉价格持续下跌虽然令消费者欢喜,但持续下行的猪价也会打击养殖户的积极性,影响未来的猪肉供给和肉价稳定。
猪价怎么稳?我市继续出招稳产稳价,主要从调控价格、稳定政策着力。
“政府收储,推动猪价回升。”该负责人说,我市正抓紧启动收储计划,并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整合财政畜牧方面等有关资金,用于生猪生产、贷款贴息、用电补贴、冷链冷藏补助等关键环节,形成“托市”合力,稳定市场预期。
调控不仅稳住成本价格,还要稳定生猪生产。
“决不能放松非洲猪瘟防控。”该负责人表示,2019年以来,我市积极开展“无疫小区共建、农户发展共享”的非洲猪瘟防控模式建设,以较小的损失,稳定了生猪产业根据地,保住了生猪种质资源,促成了国家川猪产业集群项目、国家和省级生猪种业园区、国家区域生猪种业创新中心在绵建设,为川猪振兴作出了贡献。然而,病毒仍存在,特别是当前正处于高温高湿季节,大量蚊蝇孳生,病原活跃度增强,是疫情暴发的高风险时期。在此关键时期,前期非洲猪瘟防控各项政策措施决不能松,要继续加大监测能力,防患于未然。
确保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我市还将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猪肉产品加工,加大猪肉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增加消纳能力;指导养猪场户避免投机性压栏和恐慌性出栏,开展猪群结构优化调整,淘汰产能低下的母猪;进一步推广生猪保险,应保尽保,及时理赔;开展市场监督,坚决打击“助涨助跌”等操纵价格的不法行为。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