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中国环境卫星引导雪龙号在南极营救俄罗斯客轮

2013-12-31 00:43:25中国农民工网李牧我要评论(0条)
资料图:载有74人的俄罗斯科考船“绍卡斯基号”从24日开始被浮冰和暴风雪困在南极海域。

  雪龙“天眼”引导破冰救援

  本报讯(记者陆琦)12月25日,南极冰区,正在执行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的“雪龙”号改变了自己的航向,艰难破冰行驶600多海里,对俄罗斯遇险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实施紧急救援。此时,万里之遥的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程晓等人正时刻待命,为“雪龙”号提供破冰导航保障。

  据悉,在气候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快速消退的背景下,南极海冰却呈现上升趋势。由于海冰冰情加剧,加上缺乏卫星遥感的支持,近年来“雪龙”号数次在普里兹湾破冰受阻。卫星资料显示,今年南极冰情较往年严重,为避免与大冰块“正面接触”以减少不必要的破冰航行,“雪龙”号需要实时高分辨率的卫星资料给予支持。而这项工作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中心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同合作保障执行的。

  据程晓介绍,“以往,从海冰外围到接岸固定冰,一般都是‘雪龙’号根据经验选择进入线路。但随着南极冰情的加剧以及南极科考的频繁,对实时冰图和航行建议的需求越来越大”。

  此前,11月22日,“雪龙”号离开进行短暂休整补给的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向南极大陆进发。程晓他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在严峻的冰情中找寻进入普里兹湾的“最佳切入点”。

  12月1日中午,正在冰区艰难前行的“雪龙”号向程晓求助,希望能够给出更为详细、密集的破冰线路点位建议。程晓等立即对导航线路进行进一步加密细分,并结合我国环境卫星的高分辨率图像,给出了由110个航点组成的线路建议。12月2日凌晨12点20分,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领队刘顺林给程晓发来短信,“顺利通过”。

  12月20日,在冰情图指引下,“雪龙”号选择了一条浮冰最薄弱的航线,从中山站沿东经76度一直北上,冲出普里兹湾的浮冰重围,驶进清水区,踏上环南极大陆航行的征程。

  12月24日,圣诞前夜,“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因天气状况骤然恶化,在南极洲沿岸被厚冰困住动弹不得。12月25日,“雪龙”号接到消息后决定对其展开救援。刘顺林又一次紧急致电程晓:要求提供最佳救援路线及沿途的海冰情况。程晓随即带领他的团队,根据遥感资料分析制图发送给“雪龙”号。

  12月27日,在经过50多个小时、600多海里航行后,“雪龙”号出现在距离俄罗斯遇险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6海里的地方,等待有利的天气时机再实施救援。

(新浪军事) -->

微博推荐
    一键关注 已关注 关注更多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