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石首市依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色发展研究团队顶层设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学者广泛深度合作,推行“稻+鸭+蛙”绿色生产模式(水稻生产前中期利用稻鸭共生,后期利用稻蛙共生,全程开展病虫草害绿色综合防控)。2020年“鸭蛙香稻”生产面积2万亩,辐射带动全市水稻绿色防控面积39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0%。
技术“创新”定模式。努力践行“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理念,通过农业专家、科研院所协同攻关,集成以鸭通风、活泥造肥、除草吃虫,以蛙控虫,绿肥种植、深翻沤泡、杀虫灯、性诱剂、生物^***、植物诱集等一整套现代生产技术,不断探索完善“鸭蛙香稻”生态种养模式,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2016年以来,多个全国、国际大型活动现场考察“鸭蛙香稻”绿色模式。
政策“倾斜”强信心。石首市委市政府对绿色水稻产业发展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委书记领衔的绿色水稻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部传统农区(石首)绿色发展试验示范总体方案》,财政专项列支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资金3000万元,对“鸭蛙香稻”产业5个核心生产区在生产基地建设、品牌创建、质量认证、宣传、营销等关键环节给予奖励,有效助推适度规模经营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提高。
品牌“打造”创佳绩。系统开展品牌注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大力培育“石之首鸭蛙香”区域公共品牌。“鸭蛙香稻”系列产品屡获殊荣,2016年获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农产品”、“最佳煮粥米金奖”;2017年获“荆楚美味之湖北好网货”;2018年被评为“第二十一届中国农产品加工投资贸易洽谈会金质产品”,鸭蛙香稻种植模式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2019年获得第三届荆楚美食节“优秀食材基地”;2020年获评荆州“十大名米”。
产销“保障”促发展。成立了稻鸭蛙产销协会,统筹构建“四社两企”产销结构,多渠道、多形式保障鸭蛙香稻米销售,实现安心产、放心销的良好局面。支持建设鸭蛙稻生态体验馆、直销店,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和石首市第五届“西瓜节”活动中,市领导坐镇直播间,为“鸭蛙香稻”打call,助力产业发展。
附件:
| 评 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