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江津:长江上游首次投放新型人工鱼礁 鱼卵住上“豪华房”

2021-03-31 00:25:15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佚名我要评论(0条)

  长江油溪段是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此次投放的是西南大学根据该区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人工鱼礁,系长江上游首次投放的新型人工鱼礁。

  3月24日,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重庆江津油溪段江水清澈见底、江面风平浪静,油溪镇对面的麻柳湾人工鱼巢旁边,几位志愿者将一个个人工鱼礁用绳子串起,再缓缓放入江中。礁体放入江中后,志愿者们还仔细观察礁区江底,检查鱼礁是否平稳铺设,避免鱼礁出现严重倾斜。

  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江中设置的构造物,其目的是改善长江生态环境,营造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栖息的良好环境,为它们提供繁殖、生长、索饵和庇敌的场所,达到保护、增殖的目的。据悉,长江油溪段是国家级珍稀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此次投放的是西南大学根据该区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人工鱼礁,系长江上游首次投放的新型人工鱼礁。

  “这种新型人工鱼礁钢筋混凝土来做的,每个鱼礁由三块板子组成……”当天,志愿者们一边小心翼翼地投放,一边给记者介绍起这种人工鱼礁的情况。记者目测了一下,这种新型鱼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件,呈三角柱形状,每一面有大小不统一的5个孔,大约长60厘米、高30余厘米。

  看着记者对这个不怎么起眼的鱼礁很感兴趣,长江上游珍惜特有鱼类保护区鱼保队志愿者刘鸿指着一个人工鱼礁,详细地介绍了起来,那上面大小不一的孔,能让鱼苗和小鱼游来游去,而大鱼就不行。这样,大鱼就吃不到刚孵化出来的小鱼苗。小鱼儿也可以在鱼礁周围欢快的栖息、生长,鱼礁就成了它们的“保护伞”。

  “前几年也投了一些管道式的鱼礁,但洪水来了,那种鱼礁容易被冲走,所以今年就投放了这种新型人工鱼礁。”刘鸿说。据悉,这种人工鱼礁下水后,增加礁体跟江水的接触面,有利于微生物、藻类附着生长,部分鱼类就会将卵产在上面,相当于给这些鱼卵建起一个安稳的“豪华房”。等这些鱼卵孵化出来后,这些人工鱼礁又成为它们的“水底乐园”。

  截至目前,加上前几年放的人工鱼礁,长江上游保护区共投放了1500余平方米,加上7万余平方米鱼巢,基本能满足各种鱼类的生长繁殖。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03/t20210326_9038936.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