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是全国首家“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示范县”、全国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国家级出口水果质量安全示范区”,为不断巩固和提升创建成果,狠抓农业投入品监管,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农资市场,有力地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助推了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业务培训,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按照中省市农业综合执法队伍改革要求,率先在全市完成了综合执法队伍改革。新组建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为目标,大力开展农业综合执法业务培训、知识竞赛、岗位练兵等活动,着力培养通专结合、一专多能人才,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能力和水平提升显著,打造了一支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
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合力,充分利用乡镇集会、下乡检查和“3.15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等,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和农资识假辨假、科学选用知识宣传,先后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农资识假辨假手册、“3.15”宣传彩页等宣传资料6500余份(张)。同时,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推送到各村微信群,形成了人人参与,共同维护农资市场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时节,也是农资销售的旺季,富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视频会议精神,抢抓重点时段,紧盯农资销售重点区域、重点环节,扎实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对全县农资市场开展了拉网式、多批次大检查,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人员169人次,摸排农资案源线索15起,有效打击了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达到了“查办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有力保障了春季农业生产安全。
为全面提升县域农资经营门店标准化建设水平,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推进诚信农资经营门店和标准化农资经营门店建设,制定并印发了肥料、种子、兽药、农药和饲料、饲料添加剂经营标准化门店建设要求,要求各门店严格按照标准建设,彻底改变了农资经营者多年养成的台账建立和农资摆放不规范、店内环境差等不良习惯,使全县农资经营门店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更加规范化。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