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永州市| 宁远:兄弟“捡”种抛荒田

2021-04-01 21:51:09湖南省农业农村厅佚名我要评论(0条)

  

  3月28日,宁远县柏家坪镇三文洞村十八漯的梯田里,犁耙水响,村民们正在整理秧田,播撒谷种。

  “这100多亩抛荒田,是李志勇、李志茂两兄弟刚复垦过来的,全部用于种早稻。”镇干部胡永胜指着山下的秧田说。

  田中,李志勇、李志茂正在劳作,一个用锄头往垄上敷泥,一个拿着撮箕撒谷种。两兄弟衣裤溅满了泥巴,农活熟练,俨然一幅“农把戏”。

  胡永胜介绍,两兄弟土生土长,早些年都在外打工、办企业。2015年,李志勇回到村里种田,种粮面积从少到多,10亩、50亩、100亩慢慢扩大。

  李志勇专“捡”抛荒田种,村民无暇种、不愿种的抛荒田,他都统统收纳,接受托管,支付租金。去年,他看到一户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2亩田抛荒了,就主动上门与主人商量:“田我先给你整过来,谁种、种什么你说了算,你什么时候想种都可收回去。”村民们都服李志勇想得长远、周到。为此,李志勇今年又增加了20亩抛荒田。

  村民李国器年纪大了,种不了田,李志勇帮他耕翻好4亩田,又帮助种上红薯、大豆,让老人轻松管理就有了收成。村里的贫困户李同军长年在李志勇的田里做事,每月有2000多元的稳定收入。

  哥哥种田,弟弟李志茂坐不住了。李志茂在青海省西宁市开餐饮连锁店,每年有几十万的收入。去年10月回家,李志茂看到村里的100多亩冷浸田杂草丛生,野猪出没,十分揪心。他找到村两委,表示愿意种植这100余亩抛荒田,带动村里的农业生产和村民增收。于是,他一口气与村里签订了20年的土地流转合同,兴办家庭农场。他投入80余万元购置了耕整机、犁田机、抛秧机、无人杀机、运货车等全套农用机械设备,打算用以现代产业化模式种田,增加农业效益。

  李志茂一心想多种田,看到邻村棉花坪瑶族乡关塘村有40亩抛荒田,多次联系,与关塘村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几个月下来,李志茂亲自动手,带领村民开机、割草、整地,并从镇里请来种田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在县农业部门和镇里的支持下,修通了机耕道400米,开挖沟渠200余米,彻底解决好冷浸田的排水问题。

  


原文链接:http://agri.hunan.gov.cn/agri/xxgk/gzdt/sxdt_1/202103/t20210331_15310158.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