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才能乡村兴。
2020年,长春市委深改委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体推进,立足优势禀赋和短板弱项,全力打造以九台、双阳、长春新区、净月(莲花山)、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等区域为主体的城乡融合示范基地;以公主岭、榆树、农安、德惠4个全国产粮大县(市)为主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基地,深化产业融合,重塑城乡关系,不断增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农业板块”的核心竞争力,助力乡村振兴,为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在吉林省鸿基农业集团车间,工人正在紧张作业,一袋袋玉米种子从流水线下来装订成箱。“我们入驻这里,政府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经常来厂里指导工作,帮我们把质量关、对接资源、开拓销售渠道,全力支持企业发展。”谈到在企业入驻期间政府给予的帮助,总经理王晓明感慨颇深。
鸿基农业集团位于公主岭市,是一家集农作物种子科研、繁育、生产、销售,绿色食品开发、推广于一体的大型农业集团公司。王晓明对企业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目前公司拥有两套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日生产量6万公斤,有8个国审品种和吉审品种,即将审计品种5个,上市后在全省推广。”
产业是激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长春市以农业产业化为导向,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努力构建科技水平高、生产加工能力强、上中下游承接贯通的优势产业体系。依托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势,长春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2020年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512.7亿元,有力提升了农业质量效益。长春市把项目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抓手,设立市级农业产业化资金,成立现代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重大项目专班,培厚发展土壤,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晰晰农业马铃薯、九三大豆油等项目相继引进,公主岭恒通农业综合体、农安肉鹅屠宰加工羽绒分离等项目有序推进,德翔亿羽孵化中心等项目投产达效,为产业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
抓好转型升级 激活农业农村发展动力
走进净月开发区玉田镇友好村,映入眼帘的是仿古围墙、独具特色的木屋、广阔的群山林地……在这里,山、水、林、田、舍有机结合,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画卷。
据玉潭镇党委书记焦明慧介绍,借助城乡融合发展试点政策,2020年4月,玉潭镇开展了种植结构调整,在前期土地确权的基础上探索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共计连片流转203户230公顷土地,其中既包括因房屋征拆进程但耕地尚未征收的农民,也包括当地村民手中的耕地。流转的土地全部用于调整农村一二三产业结构,走融合发展之路,强改革协同之势,为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农业经营模式奠定了基础。
产业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主动力。长春市通过搭建各类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载体,推动城市产业、业态下乡,以城市发展动能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进展顺利,双阳区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果蔬现代农业产业园两个省级农业产业园,九台奶牛现代农业产业园等9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村镇建设成效突出,鹿乡梅花鹿小镇全新亮相,奢岭镇、卡伦镇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融合发展;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获评2020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净月区玉潭镇友好村成为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新样板,九台区上河湾镇三道村等7个村镇获评2020年度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城乡产业融合项目实现新突破,中韩健康食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神鹿峰一期等项目建成运营,为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补齐短板弱项 打通城乡融合断点堵点
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和农村基础设施是长春市城乡融合发展的突出短板,全市从体制机制入手,加快推进科技兴农,提高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护水平,短板弱项加速补齐。
积极推进科技成果入乡转化。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获批挂牌,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服务中心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长春分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首个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拟落位净月区;数联网·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成功搭建,在2020年美莎克台风灾害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创新性制定《乡(镇)村公园规划与建设规范》《长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片区村庄规划指引》等制度文件,为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新编制246个村庄规划,完成友好村城乡融合型村庄规划试点;净月区城乡基础设施基础一体化发展成效明显,屯屯通道路硬化率达100%,户户通水泥路达85%以上,并积极推行“路长制”落实四好公路建后管护责任。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