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春季日光温室生产谨防番茄斑萎等病毒病危害

2021-04-06 21:23:15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佚名我要评论(0条)

  当前正值日光温室生产关键时期,气温逐步回升,棚室内温度高湿度大,利于蔬菜病害发生,近期在个别县区发现番茄斑萎病毒病、黄瓜花叶病毒、番茄斑驳花叶病毒等,主要发生在口感型番茄生产中,发展蔓延速度较快。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降低损失。

  一、危害症状

  番茄斑萎病毒(TSWV)苗期染病时,幼叶呈黄色上卷,严重时植株上部叶片全部变为黄色,后期形成小黑斑,叶片背面叶脉呈紫色,茎端形成褐色坏死条斑,病株呈萎蔫状。坐果后染病,青果呈瘤状凸起,产生褪绿环斑,果实易脱落。后期成熟果轮纹明显,果实红黄或红白相间,严重时全果僵缩。

  二、传播途径及发生原因

  番茄斑萎病毒可在种子、病株残体及土壤中越冬,气温回升后通过外部介质传播。可能传播的途径,一是通过带有病毒的种子、种苗传播;二是通过昆虫迁飞、接触、产卵等方式传播;三是由于农事操作不当,在打杈、整枝、绑蔓或嫁接时,通过汁液侵染传播。

  三、防治措施

  一是强化源头管理。加强种子、种苗检疫,防止带毒种子、种苗扩散;加强农资销售及育苗企业在种子、种苗调运管理,确保附有《植物检疫证书》;积极指导农户从正规渠道购买种子、种苗。

  二是严格种子消毒。播种前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用10%磷酸三钠溶液或0.1%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用清水冲洗,催芽播种,有条件的进行干热消毒。

  三是加强害虫防治。病毒病主要通过蓟马、蚜虫、粉虱等昆虫传播。番茄斑萎病毒主要通过蓟马传播,可采用物理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防治虫害。加装防虫网,防止害虫迁飞进入棚内;悬挂黄蓝板物理诱杀,降低虫口密度;喷施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5%噻虫嗪悬浮剂、20%蚜克星乳油1000倍液等药剂化学防治。

  四是做好田间管理。定植前清除棚内病苗及周边杂草,切断毒源,做好棚室消毒工作;根据茬口安排,选择抗病毒品种,定植健壮种苗;定植后合理调控棚内温湿度,及时通风降湿,加强水肥管理,保证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发现带病植株及时清理出棚,防止病毒扩散。打杈、整枝、绑蔓等农事操作中要注意手和工具消毒,减少汁液侵染传播。


原文链接:http://nynct.nx.gov.cn/xwzx/zwdt/202104/t20210401_2687162.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