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天府菜油”打通全产业链业链

2021-04-08 21:06:52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佚名我要评论(0条)

  

  近日,广安市岳池县九龙街道高垭口村一片油菜花中,养蜂人梁淋凯在观察酿蜜和幼蜂繁殖情况。张启富 摄

  

  一位主播在绵阳市安州区一处花田中直播销售菜籽油。张祖强 摄

  

  德阳什邡市皂角街道农科村,彩色油菜花争相开放。记者 李向雨 摄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应用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一菜多用”,拓展油菜多种功能,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加快产业布局和产品创新,擦亮“天府菜油”金字招牌

  聚焦

  “今年3月前来观赏油菜花的游客达15万余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300万元。”谈及油菜花拉动的旅游经济,绵阳市安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钟思成仍然兴奋。

  我省是油菜生产和消费大省,种植面积和总产量连续19年增长,2020年全省冬油菜总产量达到315.4万吨,继续稳居全国第一位,已形成“菜油看四川”态势。

  为做强“川字号”油菜籽和菜油产业,近年来我省将川粮油纳入“10+3”现代农业体系,并启动“天府菜油”行动。下一步将如何推动我省从油菜大省向强省跨越,进一步擦亮“天府菜油”金字招牌?

  A 强技术

  绿色高效生产,破解“谁来种”“怎么种好”

  4月5日,绵阳市安州区黄土镇芋河村,安州区永福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林启平已开始检修农机。再过一个月,当地油菜将进入收获期。

  今年合作社新添置了2台割晒机,将推广应用“油菜两段机收”。“就是先用割晒机将油菜割倒,原地晾晒几天后,再用机器捡拾脱粒。”林启平解释,由于油菜花期长,油菜籽成熟度不一致,与传统的“收割脱粒一条龙”的联合收割机相比,两段机收可以让油菜籽亩产提高6%,含水率低10%左右。

  我省油菜种植面积、总产量分别占全国的20%左右、22%。由于比较效益低,目前面临“谁来种”“怎么种好”的问题。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应用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推动油菜扩面提质。

  近年来我省启动“天府菜油”行动,加大资金投入,实施产油大县示范县、“天府菜油”示范基地县、耕地轮作休耕试点等,推动油菜扩种。“政府在油菜病虫统一防治、油菜机械化割晒等方面给予补助,同时对种植50亩以上的大户给予100元/亩补助,再加上去年油菜籽市场价格上涨,现在老百姓种油菜的积极性很高。”林启平说。

  从今年起,我省还将开展油菜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在32个产油大县示范县推广优质“天府菜油”品种和绿色高效生产技术,重点筛选推广2-3个突破性油菜品种,集成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高效模式,推广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等,力争示范区实现亩投入300元、亩产油菜籽200公斤、亩纯收益500元以上。

  B 拓功能

  做好“菜、花、蜜、油、肥、饲”文章

  “甜甜的,好吃!”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来到四川省农科院新都基地考察指导,在油菜田间,他随手折断几根油菜薹生吃起来。基地种植的是富硒食用油菜,王汉中说:“每亩可产菜薹1500公斤,亩产值就达9000元,远超单纯收油菜籽的收入。”

  其实油菜浑身都是宝,除了榨油、作蔬菜,还有观赏、蜜源、饲料、肥料等多种用途。“油菜植株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植物纤维,可以作为饲草;油菜植株中氮磷钾含量比较高,可以当肥料用。”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崔成介绍,经测算,油菜“一菜多用”模式亩均收益可以达到2000元以上。

  近年来,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油菜研究中心已创制出红、紫、粉、白等40余种不同花色的景观油菜,部分彩色油菜已在全国20多个省100多个县应用示范。

  不过,油菜“多功能开发”仍存在层次不高、特色不足等问题。例如,当前“菜油两用”基地建设仅限于油菜薹鲜销,缺乏深层次产品开发。“其实彩色油菜花除了观赏,还具有更高的开发价值。”崔成说,彩色油菜花的花瓣中含有较高成分的花青素,可开发花茶、花酒、食品等。

  此外,还需升级“赏花”牌。目前全省以“油菜花节”为主导的乡村旅游节会数量众多,“但缺乏像罗平、婺源那样的全国油菜花知名旅游目的地,资源、规模、文化优势挖掘还不够充分。”在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看来,下一步要重点在丘区、山区,特别是高原地区春油菜区的立体花海打造上下功夫,深度拓展油菜多种功能,做实“菜、花、蜜、油、肥、饲”六篇文章,实现三产融合发展。

  C 创品牌

  加速行业整合,擦亮“天府菜油”品牌

  最近,在某大型电商平台发布的高端菜籽油销售榜单上,“天府菜油”跻身品牌前三。这让“天府菜油”产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四川省天府好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康俊振奋不已,“‘天府菜油’算是后发品牌,目前还未在全国、全渠道全面铺开,能在高端菜籽油的细分市场冲进全国前三实属不易。”

  擦亮“川油”金字招牌,近年来我省加快布局:2018年开始“天府菜油”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并组建“天府菜油”产业创新联盟;2019年发布“天府菜油”首批5项团体标准,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2020年12月“天府菜油”品牌首批使用者“上线”,10家企业的相关产品获得“天府菜油”品牌使用权。

  四川德阳市年丰食品有限公司的纯乡小榨浓香菜籽油是本次入围的10家企业产品之一,该公司总经理王安体说,近年来依靠“天府菜油”产业创新联盟和公共品牌的推动,公司销售业绩有了明显增长,“天府菜油”也在省内外逐步打开局面。

  不过,我省菜籽油企业实力仍然偏弱。“国内几家食品油龙头企业占了80%—90%的市场份额,省内加工企业小而散,下一步需要加速行业整合。”蔡康俊建议,通过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以市场为导向,采用订单种植模式,将研发、生产、加工等环节串联起来。

  此外,还需加强“天府菜油”风味与营养健康的结合。作为四川省“十四五”油料作物育种攻关项目组的高级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武建议,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出营养成分更高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另一方面要做到产业高效绿色发展,实现优质专用型油菜品种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让菜籽油品质既营养健康又能满足人们对浓香型风味的需求。(记者 史晓露)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0/2021/4/7/8bb778ad139e4e7dbb8519e1206fea3c.s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