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至26日,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副司长何斌一行3人莅沈检查调研农村问题户厕整改工作。调研组先后赴辽中区下万子村、于洪区三台子村、青堆子、郝三家子村等4个媒体曝光点位调研问题户厕整改情况,赴于洪区王家村、后辛台村调研考察户厕粪污土地消纳试点建设和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情况,并听取了沈阳市问题户厕整改情况汇报。
调研组对沈阳市整改工作给予了肯定,认为沈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问题户厕整改工作,能够按全市问题户厕分类整改方案持续有力组织推进,各区县也能够紧贴本地实际积极创新开展整改,总体上群众还是很满意的,整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何斌副司长还就我市下步整改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在提升工作精细度上下功夫
一要关注细节问题处理。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不是简单的拆旧建新,关键在于用。通过宣传让群众接受改厕,逐渐成为习惯。农村群众生活方式转变需要时间,宣传工作要跟上,真正把厕所用起来。二要在节水上下功夫。沈阳市在厕具选择上下了功夫,但农村总体供水水平不是很高,不能24小时满足群众需要。因此一定要在节水上多想办法,减少清掏次数,增加粪污发酵效果。此外也要考虑到水箱安全性,防止水箱掉落伤人。三是化粪池安装的问题。要提升排气管安装的美观性;要提高化粪池的安全性,防掉落淹亡;要教导群众卫生厕所的科学使用方法,保持厕所卫生清洁。四是妥善处理室外“蓝房子”。要从改厕工作实际和环保角度做好“蓝房子”再利用,可以结合农村垃圾堆放场所、室外厕房房顶和房门建设进行综合利用。
二、在建立健全机制上下功夫
一是要提高农民的参与度。目前老百姓虽然对改厕工作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还没有把改厕当成自己的事,对政府还有强烈的依赖性。因此,要在引导农民参与上,继续想办法,既要让百姓得到实惠,也要让百姓尽到义务。二是长效使用上进一步完善。维修不可能长期靠政府,要把市场购销机制建立起来,让百姓能很方便的买到产品和服务,通过个人付费解决户厕维修问题。三是解决粪污的去向问题。今年发改委的人居环境整县推进项目确定了两个方向,污水处理和农村有机肥综合运用处置中心,要把农村的这些有机物找一个场所来给他综合处理,搞一个堆沤池,不能让群众生活在臭气熏天当中。除了就近就地就农,还应该把冬季农户不需要粪肥的时候粪污处理问题解决好。四是在促进农民使用方便上可以创新一些方法。学习借鉴垃圾处理积分制,在改厕刚刚推动的阶段,将其与道德积分结合起来,逐渐引导形成习惯,鼓励老百姓粪污处理规范化、习惯化,更有利于厕所的推进。
三、在提高整改推进耐心上下功夫
整改工作不能急着推、急着改。要防止老问题没解决,又产生新问题。要保持耐心和坚定恒心,能立行立改的抓紧立行立改,不愿用的问题要分类处理,坚决杜绝形象工程、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注重宣传持续性,通过多种形式促宣传。
要研究改变改厕机制问题,探索“政府定标准、农户自己改、政府验收合格后,农户凭开据的验收合格单到财政领补贴”。真正把这个事由政府推动向农民自己改、农民自己愿意改去转变。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