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进..
近日,记者走进德惠市菜园子镇菜园子村,映入眼帘的是家家户户整齐的大棚。大棚里长势旺盛的西红柿秧已经接近一米高,秧上挂满了拳头般大小的果实,十分诱人。“我这个品种已经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证书,加之口感好、果型好、皮厚耐运,在市场上属于精品果蔬,客商都抢着订。”菜园子镇菜园子村西红柿种植户于书春说。
菜园子镇的西红柿早已名声在外,特别是近几年,菜园子镇党委政府积极引导菜农因地制宜选用适应棚模种植、抗病害、抗畸形品种,解决种植难题和运输中坏果、烂果的问题。现在全镇的西红柿已经陆续成熟上市,因为口感好、形状佳,上市后各地客商云集采购,西红柿产业为菜园子镇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障。
“要获得国家绿色食品A级证书不容易。”菜园子镇农业农村办公室负责人姜玲告诉记者,这要求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从选择品种、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执行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它有毒有害生产资料,并实施“从土壤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棚膜西红柿生长周期一般在半年左右,每年2月份育苗,然后分苗、移栽。田间管理十分重要,防治病虫害,棚内温度不低于20℃,定期浇水保证土壤湿度……这样才能保证西红柿早产、高产。”姜玲说。
菜园子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不断扶持壮大西红柿产业,帮助西红柿种植园申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逐步实现科技化、集约化、精品化。目前,菜园子镇已成为棚膜西红柿生产基地,以新立村为核心向菜园子村、张家沟村、姚家村、四合村、潮沟沿村、团结村等村辐射,技术依托长春市蔬菜技术推广站,园区内有温室大棚578栋,参与农户280多户,从业人员600多人。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