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平顶山市脱贫攻坚交出亮丽答卷

2021-07-07 18:44:15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佚名我要评论(0条)

  从平顶山市脱贫攻坚总结大会上了解到,经过8年奋斗,平顶山市同全国一道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10.03万户33.18万名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1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的8541元增加到2020年的15550元。

  脱贫攻坚期间,平顶山市近20次承办全国、全省性现场会,扶贫宣传等25项工作经验、典型做法得到国家、省领导肯定或批示,在全国、全省推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被国务院督查激励。3个集体、4名个人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分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据悉,8年来,平顶山市累计选派2060支驻村工作队、2614名驻村第一书记、10102名驻村工作队员,以及60423名结对帮扶干部,将全市最精锐的力量集结在脱贫攻坚一线战场。他们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汗水荡涤初心。

  基础设施先行,是实现脱贫之根。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平顶山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56.24亿元,对接实施项目3700多个;新、改建农村公路4094公里,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建成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702处;完成鲁山、叶县2个贫困县及512个贫困村、452个中心村电网脱贫改造;完成贫困地区基站建设1696个,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4G网络全覆盖。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之策。脱贫攻坚以来,平顶山市聚合产业扶贫八要素,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1家,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699个,发放户贷户用扶贫小额信贷12.12亿元、精准扶贫企业贷款6.65亿元,建成光伏扶贫项目2642个、生猪“千头线”324条、扶贫车间146个,形成汝州蚕桑、舞钢鸽茶、鲁山菌果等优势主导产业。

  促进就业,是实现脱贫之本。脱贫攻坚以来,平顶山市发展各类就业创业扶贫基地3000多个,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80911名贫困劳动力全部实现转移就业,有培训意愿且符合培训条件的80043人接受精准培训。118764人返乡下乡创业,创办实体110459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实现就近就业11420人。开发公益岗位2.8万个,解决“三无”人员就地就近就业。

  创新铸经典,是脱贫攻坚之智。脱贫攻坚中,“互联网+医疗健康”模式,构建遏制因病返贫的牢固防线;“千头线+”模式,为破解养殖污染助力产业脱贫开出新药方;“小广播、大喇叭”工程,搭建党与贫困群众互联互通的桥梁;“红装志愿者”行动,让贫困群众成为自强自立的行动主体;“返贫救助综合保险”,筑起精准防贫“拦洪坝”等。

附件: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107/t20210707_6371197.htm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