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梁平:青脆李变成“致富果” 奋斗圆了“小康梦”

2021-08-03 14:04:38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佚名我要评论(0条)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8月3日6时(通讯员 王小玉)“曾二娃两口子能干得很,一年坐在家里就有不少收入,还是人家把钱送上门!”近日,走进重庆市梁平区合兴街道石桥社区二组,笔者便听到邻居文家富发自内心的夸赞。

  邻居口中的曾二娃,名叫曾东京,今年53岁。20年前,返乡创业的曾东京因自家的10株老李树尝到了“甜头”,从此,曾东京夫妻俩就和李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0年的时候,屋旁边的10株李树结得很好,想到自己吃不完,他就挑到街上去卖。”曾东京的妻子张天秀告诉笔者,当时青脆李的价格是每公斤6元,那次一共卖了300多元,夫妻俩高兴了一阵,发展青脆李的想法便开始萌芽。

  曾东京仔细计量一番后发现,种植青脆李比种植粮食划算许多,但在当地并没有这样的先例。曾东京说:“其实当时我也有点怕没得‘搞头’,不搞还有‘稀饭’喝,万一失败了可能连‘稀饭’都没得喝了。”虽几经犹豫,但他还是下定决心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后来的10多年里,曾东京夫妻俩一直勤勤恳恳经营,先后发展青脆李树百余株。但当时青脆李市价不高,加上种植、管护技术跟不上,导致产量并不理想,夫妻俩致富增收的愿望眼看快要落空,却不知该从何下手。

  直到2012年,当地政府开始大力引导农民种植李树,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种苗补助等方式,提高青脆李种植质量。曾东京嗅到了机遇的味道,积极响应政策,通过系统学习,熟练掌握了青脆李田间管理、疏花疏果等关键技术。随后,曾东京胆大心细地将自家其他土地也种上了青脆李树。

  不仅如此,为保证青脆李的口感和品质,近年来,曾东京运用新理念,学习更科学的方法进行规范化管理,注重绿色生态,确保种出的青脆李个大皮薄、果肉香甜。如今,他家的青脆李凭借出色的口感已小有名气。

  除了在技术上给予支持外,当地政府还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合兴李子园产业便道修建完成,游客可以入园采摘,“采摘经济”由此快速发展起来。“多亏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我家的李子园已有1000余株李树,年收入最高时能超过5万元。”曾东京说。

  有了好的产业,就要好好坚守。生在农村,把产业选对了,方法用对了,富起来就更容易。这是曾东京总结出的致富经验,也是他圆梦小康的“密码”。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108/t20210803_9535124.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