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助力之下,越来越多的“粤字号”品牌走出广东,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网红果”。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这串数字代表着什么?如何破解农业产业产销对接不紧密等难题?如何让更多农产品出圈?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从中受益。这一模式已经进入成熟期,被复制推广到其他地方,助力当地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广东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省乡村振兴局局长顾幸伟指出。
破题“果贱伤农”
《南方》杂志:请结合广东农业农村发展,谈谈省里推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的背景及其重要意义。形成了哪些可推广、可复制的广东经验?给农村、农民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顾幸伟:荔枝、菠萝、香蕉、龙眼等水果是我省典型的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2018年,徐闻菠萝滞销,广东荔枝丰产不丰收,出现“果贱伤农”的情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深刻感受到“怎么种”的问题已经不是现阶段“三农”工作的主要矛盾,而“怎么卖”则成了新的主要矛盾。
过去,农业是就生产抓生产,现在看来已经行不通。现在老百姓更加关注如何把农产品卖出去,而决定农民“种什么”的原因更多源于市场的动力。农产品在市场上有好价格,农民自然跟着干。这也就决定了我们要做符合市场规律的事,把价格引导好。
三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围绕破解影响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市场体系不完善、产销对接不紧密、供需关系不平衡、利益联结不稳定等瓶颈问题,聚焦推动在菠萝、荔枝等优势特色农产品产得出、卖得好上下功夫,探索出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即建立“1”个农产品市场大数据,以大数据指导产销,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育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从优化产业结构、拓展流通渠道、打通加工链条、重塑品牌形象等方面多管齐下,出台一系列措施,力求解决“卖难”问题。经过三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是符合农业实际的。
广东特色农产品非常丰富,像“徐闻菠萝”“广东荔枝”“广东龙眼”“梅州柚”“阳西生蚝”“惠来鲍鱼”“澄海狮头鹅”等区域公用品牌异军突起,形成了良好局面。
比如,今年我省荔枝投产面积394.93万亩,产量147.31万吨,比2020年130万吨增长13.3%,产量创历史新高。截至7月25日,全省荔枝已基本售罄,今年荔枝营销“百日会战”告捷,预计全省荔枝产值140.8亿元。在荔枝连续大年的情况下实现了丰产优价,荔农连续得到增收。
可以说,广东农产品卖的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地落到了农民口袋里。
打响一批“粤字号”农业品牌 《南方》杂志: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已经在多个特色乡村产业中复制推广,目前推广效果如何?复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顾幸伟:三年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很好地改善了产销对接不紧密、供需关系不平衡、利益联结不稳定等瓶颈问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打响了一批“粤字号”农业品牌。如“徐闻菠萝”“广东荔枝”“梅州柚”“阳西生蚝”“惠来鲍鱼”“澄海狮头鹅”等一批“粤字号”农产品享誉全国、走出国门。今年,广东荔枝上热搜20次,流量达到30亿,广东菠萝热门话题席卷全网。
在农民增收方面也成果显著。比如,2021年,蓄能三年的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威力彰显,菠萝营销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徐闻菠萝产业提质增效,带动近5万农民、14.5万产业链从业人员增收。
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全产业链的大数据服务平台,创新云直播、云发布、云签约、云互动、云采购、云消费、云旅游等数字营销模式,已成为广东发展数字农业的生动实践。
此外,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示范效应明显。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菠萝,到荔枝、香蕉、龙眼等一系列岭南特色佳果,再到生蚝、鲍鱼、狮头鹅等水产品和畜牧业品种,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从中受益。“12221”模式进入成熟期,也被复制推广到其他地方,助力当地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取得了良好效果。
解决生产和销售短链断链问题 《南方》杂志: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于产业转型升级。接下来,广东将如何继续稳链补链,构建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从哪些方面完善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
顾幸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久久为功,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坚持系统谋划,同向发力整体推进;强化数字赋能,打造发展新引擎;聚焦产业升级,补短板畅流通;突出品牌引领,拓展国内国际两大市场;通过多方举措,着力解决生产和销售短链、断链问题。
第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合力打响品牌。进一步指导各地坚持以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为重要抓手,加快实施产业“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大平台”发展战略,持续做好产业规模化经营、精细化管理、品牌化运营、现代化物流、数字化营销的全产业链融合发展等。
第二,要完善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指导各地围绕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条加强系统工作研究,高起点谋划布局建设产地公益型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推动“田头智慧小站”等设施建设,着力打通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的问题。鼓励有条件的地市主动加强与供销、邮政系统沟通合作,共建共享冷链和邮政快递平台资源,推动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卖出好价格。
第三,让市场引导生产,创新业态发展。要注重生产与市场两手抓、产业链供应链集群建设、品质品牌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市场、扩大消费、引导生产。充分运用互联网资源,加快布局数字农业“新基建”。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组织开展产销精准对接,持续推动“12221”营销行动。
第四,要培养一批懂市场的“三农”人才,调动各类人才参与建设,形成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还要进一步加强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专班队伍的建设。
下一步,要让这一体系常态化推动,让临时的行为成为制度化的行为,让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成为引导生产、推动生产的重要抓手。
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 《南方》杂志: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的建设,对农业产业、科技、文化等带来哪些倒逼和发展?广东将来怎样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
顾幸伟:农业产业要做大做强,全靠市场带,靠推进促销、营销的工作,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产业方式、经营方式、生产方式的变革。
打好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一是聚合力。全省一盘棋,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能任务,加强主动协调配合,在工作推进、政策支持、强化服务等环节上通力协作,形成强大合力,一步一步拧紧抓实,一项一项推深做实。
二是强产业。完善生产管理体系和标准,开展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新营销、新农人“六新基地”和品牌示范基地建设,制定“田头智慧小站”标准化技术规程,支持产品深加工,壮大和培育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产业集群、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
三是拓市场。持续深入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加快布局“线上、线下”市场,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畅通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从枝头到舌尖”“从国内到国际”通道。
四是重科技。在提质、稳产增量、采后处理上发力。加快新品种选育攻关和推广力度,积极开展智慧果园创建,推广果园机械化技术应用模式,加大对贮藏、保鲜等技术的研究。
五是兴文化。用文化和创意手段改造农产品,培育壮大广东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支持农业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推出一批文旅线路,讲好广东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故事,加强国际传播,做强做大广东优势特色农产品文化。
相关附件: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