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肥菊黄五谷丰,稻花香里说丰年。
九月的三秦大地,五彩斑斓,瓜果飘香,遍地是丰收的景象,处处是爽朗的笑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三秦父老的丰收喜悦更加浓烈。
2021年以来,陕西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乡村振兴迈出稳健步伐,全省农业农村经济稳中有升,夏粮生产再获丰收,农业生产硕果累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秋水长流花鲢肥
“小陈,给我订2000斤鱼。”“陈总,给我留800斤鱼。”……9月14日,汉阴县涧池镇新华村村民陈小松的手机响个不停,听说他公司9月22日要出鱼,老客户纷纷打来电话下订单。
陈小松原本是一名厨师,在做鱼的过程中想到了养鱼。2013年,他离开北京的大酒店,回到新华村建起了鱼池。“我们这儿水质优、土质好、阳光充足,最适合养鱼。”他说,“养鱼讲究‘三分养七分管’,只有精心饲养,才能产出好鱼。”
从投放鱼苗的第一天开始,陈小松再没睡过一个懒觉。他整天在养鱼场里,查看水质,按时按点投喂鱼苗。从最初的食用鱼扩展到观赏鱼、水产良种繁育,以及稻渔综合种养,每年产值160多万元。2020年,陈小松又与省水务集团合作经营3000余亩的水库,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
“只要有好鱼,不愁卖不出去。‘安康汉水鱼’大家都说好,特别是长江十年禁渔的政策为生态渔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公司出产的鱼主要销往西安、成都等城市。”陈小松说,“现在正是花鲢、鲤鱼、草鱼肥美的季节,我计划在丰收节前捕捞1万多斤。”
安康境内江河纵横,池塘、水库星罗棋布,水资源十分丰富,且水质优良,发展渔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渔业既是安康市的传统产业,更是优势产业,渔业养殖面积、产量、产值连续多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20年,“安康汉水鱼”公用商标成功创建,标志着安康渔业步入品牌化发展之路。
为保证渔业生产质量,不断提升水产品的知名度,安康市制定了“安康汉水鱼”标志使用管理办法和“安康汉水鱼品鉴店”认定办法,发布水产品富硒标准,成立了安康生态渔业产业联盟。“安康钱鱼”“安康花鲢”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瀛湖富硒有机鱼”等2个产品获得国家有机认证。“安康汉水鱼”已经成为安康市亮丽的名片。
秋风送爽瓜果香
9月15日,周至县楼观镇三家庄村村民袁战军夫妇将一颗颗猕猴桃采摘下来,轻轻地装箱。“这个品种叫翠香,含糖量高、维生素丰富、干物质多,而且耐储存,最受消费者欢迎。”袁战军摘了一颗硕大的猕猴桃递过来说,“5亩翠香基本卖完了,留下少量送给亲朋好友吃。”
袁战军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栽植猕猴桃,原来有9亩果园,2018年又流转了5亩,共经营14亩。“同样是猕猴桃,品质却大不一样。”他说,从2008年起,经过两次更新换代,实践证明,翠香是最理想的选择。
袁战军认为,要产出上乘的猕猴桃,必须科学管理。“做到修剪、授粉、留果、施肥四个精准,生产的猕猴桃才能口感好、果形优、色泽漂亮。”说起猕猴桃,袁战军头头是道。
作为一名高素质农民,袁战军在管理好自家果园的同时,经常应邀给果农授课。他还受聘3家农业企业担任技术总监,每年能增加好几万元的收入。
地处八百里秦川腹地的周至县,南依秦岭,北濒渭水,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最佳优生区。
从20世纪70年代末,周至县开始试验种植猕猴桃,截至目前,全县猕猴桃总面积43.2万亩,年产鲜果53万吨,总产值过50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猕猴桃之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多个荣誉称号。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县形成了‘单枝上架、配方施肥、定量挂果、生物防治’四大技术,推动猕猴桃优果率达90%以上。”周至县果业局张昭说,周至县自主培育出“翠香”“瑞玉”“秦美”等多个优良品种,在风味、产量、抗逆性等方面各有特点,荣获国内外10多项大奖。全县有猕猴桃专业合作社和电商企业13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0万人,猕猴桃产业是全县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秋茶青青采摘忙
9月14日下午,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新华社区艳阳高照。翠绿的茶园里传来嘹亮的歌声,丰收的喜悦在碧水青山间回荡。62岁的谢应建提着一篓嫩绿的鲜叶高兴得合不拢嘴:“茶园是我们最可靠的产业,一年春秋采两季,年年收入有保障。”
谢应建是地道的农民,从来没离开过土地,过去种玉米、土豆,靠天吃饭,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20世纪90年代起他开始发展茶叶,但老品种茶树产量低,品质也一般,收入自然不多。“后来引进‘陕茶一号’新品种,它具有发芽早、采摘时间长、抗病性强等很多优点。”谢应建说,“关键是合作社还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保价收购鲜叶,只要管理好茶园,有多少茶叶都能卖得出去,3亩茶园每年稳定收入2万多元。”
地处秦巴山区的新华社区山清水秀,近年来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茶产业。新华社区依托知名企业——汉水韵茶业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加快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标准茶园,累计栽植茶树1500余亩。
“种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量大,而且劳动强度低,到了采茶季节,男女老少都可参与,每天轻轻松松收入100多元。”新华社区党支部原书记罗先应说,种植茶叶,不仅带动群众稳定增收,还有助于生态建设。
陕南秦巴地区生态环境优越,是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素有“天然氧吧”的美誉,盛产优质绿茶。因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茶产业已成为陕南山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5年来,汉中、安康、商洛3市约25.5万户77.9万贫困人口因茶脱贫、因茶致富。截至2020年底,全省茶园面积达到296.4万亩,总产量11.9万吨,一产产值194.3亿元,分别较“十二五”末增长37.3%、65.3%和83.8%。全省茶农超过100万人,从业人员200余万人,年综合产值500多亿元,实现了“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十三五”以来,陕西省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实施“3+X”特色产业工程,推动苹果、猕猴桃、棚栽、奶山羊、茶叶、木耳、香菇以及水产品等特色优势产业蓬勃发展。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是一年丰收季,又见农民收获忙。最美的风景展现在三秦大地。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