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山南市隆子县斗玉珞巴民族乡斗玉村,是该民族的聚居地,全乡202户中,珞巴族就有60户。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下,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建成了小康村,群众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走进斗玉村平坦的水泥路,鳞次栉比的藏式小院,以及独具民族特色的太阳能路灯,让人眼前一亮,不禁感慨:“边境上竟有这么漂亮的村庄。”
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村民央金家。一进院就看见满院的花草,央金熟练地使用电饭煲、电磁炉等在厨房准备午餐。而丈夫旺堆正陪着孩子们在客厅玩耍。客厅吊顶具有珞巴族特色,客厅内摆放着实木家具,还有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民族元素和现代元素完美结合。
央金告诉记者:“托党和政府的福,我们村是小康示范村,村民们都住上了两层楼的‘小康房’。此外,党和政府还帮我们新修了道路,完善了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我们去年搬进这宽敞的新房,用这几年外出务工挣的钱进行了装修,住上了漂亮的房子。”
“现在政策好,增收渠道多,只要勤劳努力,不愁挣不到钱。”央金把记者领到了不远处的合作社——斗玉村珞隅绿色农产品合作社。该合作社2017年成立,主要开发以犀鸟茶为主的特色农产品。
“合作社有炒茶车间、包装车间、仓库和产品展示间。炒茶设备和包装设备都是从内地采购的,是现代化的设备。”斗玉村村委会主任、合作社负责人顿珠向记者介绍,“不仅如此,合作社还解决了村里部分群众的就业问题,有20多名群众在合作社就业,年人均增收一两万元。还有不少村民依托这里美丽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开起了家庭旅馆、餐馆,吃上了‘旅游饭’。”
美了乡村,富了农家,近几年,珞巴族民族文化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保护和传承。在斗玉乡文化室,收藏着关于珞巴族起源、发展变迁、服饰特色等资料。“近年来,我们成立了珞巴族服饰合作社,向人们展示和推广珞巴族服饰,让大家能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珞巴族文化。”央金告诉记者,“村里人都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珞巴族就不可能有今天这么好、这么快的发展,是好政策让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美。”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我们一定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顿珠坚定地说。 (记者 段敏)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