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也是水稻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全市水稻处于拔节孕穗至抽穗期,各地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水稻生产,加强生产技术指导,强化病虫害监测,切实推动各项关键措施落实到位,保障水稻高产稳产。
一、科学做好肥水管理。孕穗到抽穗扬花期是水稻需水高峰期,田间应建立水层,促进颖花分化发育和抽穗扬花,提高结实率。抽穗扬花期后干湿交替,增强根系活力,促进养根活叶,活熟到老。因苗施好粒肥,长势瘦弱、叶色落黄严重的田块,于破口前亩施尿素4-5公斤,弥补穗肥不足,有利于籽粒灌浆。破口期病虫防治可加叶面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根据苗情可适当增施硅肥钾肥,改善群体质量,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抗病能力。
2、重点抓好病虫害防治。孕穗到抽穗期是防治水稻病虫害的关键时期,防治时效性强、预防窗口期短、受气象条件影响大,各地要坚持“预防为主、统筹兼顾、科学用药、专业防控”的策略,密切关注水稻生育进程,抓住水稻破口抽穗期最佳防控期,统筹做好稻瘟病、稻曲病和稻纵卷叶螟等病虫防控工作。稻曲病于破口前5-7天单独防治一次,破口期和齐穗期可与稻瘟病同时防治。稻瘟病至少要防治两次,第一次在破口期(稻田零星看到稻穗伸出剑叶叶鞘)或之前2-3天抢晴天防治,第二次在齐穗期(全田80%的稻穗伸出剑叶叶鞘)防治,同时兼顾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关注“两迁”害虫发生动态,及时预测预报,准确用药防治。
3、全力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频发的季节,各地要在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科学做好防灾减灾预案,增强防灾减灾工作主动性,一旦出现灾害性天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争取防灾减灾主动。灾害发生后,要及时开展专家会商和技术指导,落实好救灾减灾措施,指导农民因地制宜,分类管理,促进灾后恢复生产。
4、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各地要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因地制宜做好水稻生产技术指导。有条件的地方,要踏田查看苗情,因苗施策提供技术指导,面对面解决生产技术难题;疫情防控工作较重的地区,要强化线上诊断与指导,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工作间隙,及时答疑解惑,要加强与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扬州大学等专家的联系与沟通,寻求指导和帮助。各地要积极协调解决农药等农资调运、供应难题,确保水稻生产正常有序进行。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