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节来临之际,黑龙江交上了一份优秀的三农成绩单。
记者在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上半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1141.9亿元,同比增长9.5%。一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到58.7%,高于全国37.4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粮食播种面积任务,有望实现“十八连丰”。生猪出栏、存栏、能繁母猪存栏三项指标均为十年来最高值。
今年,黑龙江农业农村部门扎实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当好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加快建成农业强省,全省农业农村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争当排头兵筑牢“压舱石”
抓好粮食生产,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推进,在备耕春耕、防灾减灾等关键节点,厅领导牵头成立12个指导组,积极开展指导服务,落实惠农政策,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粮食播种面积超国家下达任务。据农情调度和专家测算,今年将是个农业丰收增产年,可实现粮食生产“十八连丰”。
推进农产品稳产保供,上半年,全省生猪存栏1492.4万头,同比增长19.3%;能繁母猪存栏147.2万头,同比增长19.5%;生猪出栏1078.4万头,同比增长30.6%。全省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30万亩,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8.4万吨。
重点任务实现新突破
全省聚焦突破性任务,通过加强领导高位推动、集中资源专班推进,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各项突破任务均有重大进展。
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把黑土地保护纳入与农业农村部省部合作共建框架协议,与中科院联合开展“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遴选24个县(市、区)和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落实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1298.2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2310万亩。探索建立“5+2”七级“田长制”责任体系,采取“决定+条例”的立法方式加强黑土地保护。“龙江模式”和“三江模式”得到国家领导充分肯定。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启动畜禽和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建立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10个专家育种示范基地,示范品种657个。审定推广主要农作物新品种334个。
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51万亩,比上年增长35%。抓好马铃薯产业,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55万亩。
抢先机产业发展动力足
抢占全省上下“大招商、招大商,大引资、引大资”先机,驰而不息抓发展、抓项目、抓招商,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经济。上半年,县域经济4项主要指标均实现较快增长,增速明显高于全省。
开展农业和农产品项目招商,牵头组建省级招商专班,确定五大类26个招商方向,省级层面共组织大型招商活动3次,省领导牵头组织发布活动3场;农业农村厅组织外出招商活动15次,召开专场推介会6次、招商座谈会37次,开展4月份“招商活动月”,召开全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招商发布会,举办项目线上签约仪式,打响全省招商引资第一枪。上半年,全省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合同签约329个,签约额1088.4亿元。
推进万亿级产业集群,以“两头两尾”为抓手,实行重点产业“链长”负责制,推动种养加销融合发展。全省40家企业进入全国农业企业500强,4家涉农企业申报IPO并已受理。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农业产业强镇13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
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
全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培育新动能,释放新活力,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农村人居环境等各项工作,
深化农村重点改革,全省工商注册登记家庭农场6.17万个,农民合作社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省级示范社发展到1067家,比去年增长12.67%。整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全省签订全程托管服务合同面积2042万亩。“农业大数据+金融”累计发放贷款600亿元,惠及农户40万户。
乡村建设行动启动实施,以“5+1+1”重点任务为抓手,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以“打造干净整洁村庄,喜迎建党100周年”为主题,以“六清一修一改一建”为重点,组织各地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启动建设美丽宜居村庄300个。新建龙江民居省级试点村20个以上,总数达到40个。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