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沟村位于陕北安塞县,自1992年引进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以来,在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民棚栽业持续、快速发展,目前这里已成为陕北地区最大的大棚蔬菜生产基地。走进马家沟,听到的是一个个农民靠种植蔬菜、水果大棚而致富的故事。
刘来喜,男,40岁,陕北安塞县马家沟村农民,家住在半山腰,有三口土窑洞。
一到村口,迎面走来一个典型的陕北中年男子,宽阔的肩膀,黑黑的脸盘,话语多,脸上带着憨憨的微笑--这个忠厚老实的汉子就是刘来喜。来喜和妻子生有一儿一女,都在上中学。家里的家当显得有些简单,最显眼的是去年换的一台28英寸的电视机。女主人正忙活着准备中午饭。
聊家常时,来喜向我们讲起了他的父辈,说起自己生活的变化。来喜的父亲苦耕一生,年复一年地沿袭广种薄收、土里刨食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陷入“越耕越荒,越种越穷”的怪圈。一家人平均七、八亩地,一年顶多能挣两、三千元。来喜成家后,逐渐赶上了好光景。近几年,政府为了确保农民有长远生存手段,县、乡、村各级引导农民,动员和带领农民发展棚栽业,使来喜成为了一个有技术、懂市场的新农民。
来喜开始先个人投入6000元,搞了一个大棚,经营了几年,感到效益不错,就又投入一个大棚。每年收入2万多元。
来喜是个能吃苦的人,一年到头都要围绕大棚里的蔬菜、水果转,冷天时盖帘子,热天时通风,种瓜时,要给瓜编网兜,给果实找好买主。来喜在村里的种大棚比较好农户里,是收入最高的,问他原因,他说是由于他善护理,会经营,善于找好买主。由于伺候似的好,能够买出好价钱。为了亲眼看看来喜的劳动成果,吃完饭后,我们下山,来到了来喜的大棚里。呀,温度真高,足有38度左右,我的照相机镜头很快就蒙上了一层雾。来喜摆弄着他那快成熟的西风西瓜,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他偷偷告诉我,这瓜,做高能买到每斤6元呢!
问到来喜今后的打算,他的第一愿望是有了一定积蓄后,买一辆汽车,让儿子帮忙跑运输,直接将蔬菜、瓜果运往延安城及四面八方。第二个愿望是重新盖一座转窑洞,全家享受一下新生活。
夕日困难户如笑开颜
进入杨丕胜家,首先看到的是一排5孔窖洞和干干净净的院落。杨家女主人在家,老杨去县城卖菜。女主人是典型的农村妇女,穿的很朴素,但干净利落,她一边干活,一边和我们聊家常。杨家共5 个孩子,在村里是孩子最多的家庭,其中有大儿子、女儿已成家,单独生活,二女儿在深圳打工,三女儿在家干农活,最小的儿子正在上初中。前些年,孩子多,劳动少,生活负担也比较重,听到村里号召大家开展大棚栽种的消息,杨丕胜积极参与,成为了村里第一批大棚栽种的人家。当时贷款2万元,目前,已经偿还一半。问到主人还贷款有难处吗?女主人爽快地说:“不用愁。并说现在的日子好过了,有自来水、有医疗保险、有电话、小孩上学不交学费。一家人花钱最多的是儿子娶媳妇和盖房子,去年,大儿子娶媳妇花了5万多,要不是有大棚,恐怕给儿子娶媳妇就很困难了。”问到大棚蔬菜的销售,说是老杨蹬上三轮车去县城卖,一车能拉1千多斤,如西红柿可卖到1.8元到2元,但若别人来收只能卖到1元甚至0.9元。这样差价近一半,所以农民大多自己去县城卖菜。所以,老杨盘算着,等积蓄多了,该一辆小卡车,潇洒地到城里去卖菜了。
在村民当中,流传着杨存任家娶儿媳妇的佳话:“新娘是‘相中’杨家的大棚了。”杨存仁过去是马家沟出了名的贫困户,因常年有病,家里缺乏劳力,生活十分艰难,眼看儿子到了娶媳妇的年龄了,可是就是因为家里穷,多少个姑娘看完家后就都没有音信了,为这事老杨费了好多心思,托了好多人,还是没结果。马家沟不光是老杨一家讨媳妇难,大部分村民由于没有产业,生活比较困难。有许多人家靠接高利贷娶媳妇,结果,成了家还得背上欠债过日子。从2001年起,全村出现了一座座绿色的大棚,让马家沟村人换了一种活法。杨家依靠大棚富起来了,上门给儿子介绍对象的人多了起来,后街村的姑娘张丽经介绍与老杨的儿子杨兵兵认识了,姑娘第一次看家时,就来到了杨家的4座大棚里,看着绿油油的蔬菜和忙碌着的杨兵兵,姑娘抿嘴一笑,就答应了婚事。
培养有文化的农民后代
李长富夫妇基本上是文盲,但他们很有眼光,立志培养4个子女上高中或上大学。他们觉得没有文化就不可能科学种田,尤其是子女学习成绩都很好,老两口再辛苦也要把孩子培养成人,孩子们也很争气,老大和老二分别上的是大专、中专。老大在家庭负担很重、又要帮家里干活的情况下,上了大专,工作后没有停止努力,现在拿到了本科文凭。老二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只上了中专,学的是农业技术,老二告诉我们:“学的东西目前还没用上,许多技术指导是有乡里的农技师来做的。但相信将来会用得上,也会比别人种得更好!”
李家的老三考入了长安大学,学土木工程,毕业后肯定会有一个好的前途,从他们自信和满足的脸上,看得出他们对老三充满了期望。夫妇俩人表示:“老四如果考上大学,即使把家里的窑洞卖掉,也要供她上学。”李长富感慨地说:“要是不进行大棚种植,恐怕就没有这么好的生活环境了,更不用说供孩子上学了。”同时他还提到,就是因为搞大棚种植,村里也富了,也知道知识的重要性了,老三上大学,村里还奖了2000元钱呢!
刘路生家一共4口人,近50岁的夫妇俩和两个未成家的儿子。男主人开着自家的客货两用车去送货,20岁的小儿子到县城打工。女主人开朗健谈,听说我们想了解种植大棚菜的情况,指着大儿子笑道:“这事得问他!这孩子可喜欢有学问的人了。听说今天有教授来家里,他特地从大棚那边赶回来的。”
小伙子挺热情可比较腼腆,从领我们进家后就没再多说话,一直张罗着让我们喝茶、吃瓜子。交谈中我们知道,他今年23岁,高中毕业后就从父亲手中接过了种植大棚蔬菜的家庭担子,去年净收入15000元。
谈起大棚菜,小伙子话语逐渐多起来。他告诉我们:种植大棚菜,体力活儿不算重,可技术要求比较高。这几年,他听种植技术培训课、买农业科技书读、网上查找信息资料,用去了不少时间,“感觉念书时的知识不够用了”。“磨刀不误砍柴工,我种大棚菜用上了很多科技新知识,那可真是事半功倍啊!”小伙子眉眼间掩饰不住兴奋之情。
旁边的女主人抢过话茬:“这几年我算是明白了,农民种地特别是侍弄这大棚菜,还真用得着文化。前些年他‘大’活儿没少干,累没少受,大棚收入就是超不过1万元。娃比他‘大’多读了几年书,这墨水都派上了用场。他捣鼓什么新品种、新技术,还从电脑网上找到了卖菜的新路子,这收入一下子就蹿上去了。”
小伙子开心的笑了。他悄悄告诉我们:今年又有新打算,种大棚菜的“科技含量”又有提高,收入起码得再增加两三千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