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从蘑菇到林蛙的农民马青禄

2013-12-24 11:58:34我要评论(0条)


    普通农民马青禄,经历过几起几落的曲折人生;他虽只有小学毕业,却破天荒地被科研院所聘为副教授;他,身患残疾,却实现了正常人都难以达到的财富梦想。
    马青禄自幼患小儿麻痹,为了让腿脚不利索的儿子将来能混口饭吃,父亲为他置办了一套修鞋工具,让他当起了修鞋匠。那一年,他年仅十六岁。然而,天性不安分的他,对这份被大家认为是最理想的所谓事业并不能坦然接受。他边修鞋,边找寻一切可以挣钱的机会。从十七岁至二十五岁八年间,他南下山东、福建,北上辽宁、河北等地,学习种植蘑菇,光毕业证就拿回了七个。学成后的他博采众长,种起了蘑菇,挖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成为方圆百里少有的万元户。
    1993年,马青禄受聘于吉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向广大农民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一个月稳稳当当地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可是,这个让很多人羡慕的好工作,并没有留住内心并不安分的马青禄。2004年,他被吉林省生物研究所聘为食用菌研究室主任。在他的组织和主持下,省生物研究所食用菌研究室通过培训学员、送科技下乡、开展技术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大众传授食用菌栽培速成技术,他本人也被推选为“吉林省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
    他独创的饭桌接种技术,打破了以往必须要有昂贵的接种仪器设备和严格灭菌条件才能接种的常规,实现了在农家普通房屋有菌状态下的接种操作,为农民省下了不少成本。在吉林省西部寸草不生的盐碱地上,他不但种出了蘑菇,而且产量之高,也让曾经持怀疑态度的专家们心服口服。数以千计的农民在他的帮助下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蘑菇大王”的美名不胫而走,“省级食用菌能手”、“吉林省优秀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长春市第四批乡土拔尖人才”等一个个荣誉纷至沓来。
    从2005年开始,马青禄主动请缨,承担了长白山林蛙人工驯养研究,并同步开展林蛙高密度人工养殖的创新性课题研究。2008年,他被聘为“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林蛙养殖首席专家”和“吉林省12316新农村热线昆虫养殖专家”,通过热线电话全天候地为全省人民免费提供有关林蛙和昆虫养殖方面的问题。
    林蛙高密度人工养殖是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发展林蛙养殖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林蛙养殖密度大,每亩地的养殖量一般在10万只左右,土地利用率高,回捕率由封沟养蛙的3‰~5‰提高到95%以上,养殖效益显着增加。
    这些年研究林蛙高密度人工养殖的个中艰辛,马青禄很少提及,他谈及的都是那些成功的喜悦。随着,一个又一个制约林蛙人工养殖成功的技术障碍被扫除,一个又一个决定林蛙养殖成功与否的技术瓶颈被克服,如今,林蛙高密度人工养殖取得了完满成功,这不但为马青禄本人创造了百万财富,也为广大养殖户寻求到了通往致富之路的捷径。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