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眉山养殖大闸蟹获得突破

2014-01-02 09:40:26我要评论(0条)


    大闸蟹在川内养殖一直存在技术难题。一心争做眉山大闸蟹养殖“第一人”的周德宏敢于尝试和创新,突破养殖技术瓶颈,在东坡区寿灵村开辟出了川内最大的大闸蟹养殖基地,成功走出了一条大闸蟹“生态”养殖之路。
    周德宏说,刚开始的大闸蟹幼苗全部从江苏阳澄湖引进,在幼苗投放密度、生长环境创造、常规管理细节上缺乏经验,收成期打捞起来的大闸蟹无论在个头还是颜色上,都与市面大闸蟹相差甚远。回想起当时的挫败,他感叹道:“虽然最开始亏了本,但在亏损中累积经验和技术才是发展之路。”
    技术是关键,他派出公司骨干前往全国各地大闸蟹养殖基地进行考察和学习,同时聘请四川农业大学水产方面相关专家作为技术指导。“有了技术还不够,养殖模式要创新。”周德宏说,2013年他尝试生态养殖模式,重新投入资金整理池塘,高低布局分明,栽种水草营造大闸蟹自然生长环境。除此之外,他还把大闸蟹与各类鱼进行套养,把小鱼粉末作为饵料,模拟自然生物链,进行生态养殖,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促进大闸蟹快速生长。
    “今年生态养殖效果明显,打捞的大闸蟹个头比去年大上一倍,达到2到4两一只,最大预计能超过半斤。”周德宏说,从目前来看,大闸蟹市场价比去年上涨三分之一,规格为二两的母蟹能够卖到60元每斤。今年9月,周德宏的大闸蟹就开始供不应求,600余亩养殖塘即将出产的6万多斤大闸蟹让他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