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山谷养鸡场带动妇女走增收路

2014-01-06 09:39:08我要评论(0条)


    重庆市彭水县陈爱华1998年曾经历了两次创业的开始思量着新的致富路。一次买菜,她看到市场上鸡蛋的行情很好,产生了养蛋鸡的想法。那时,陈爱华在家里空闲时间很多,她花六千元钱把老家的三间瓦房改造成了养殖场,买了1000只鸡雏开始养殖。当时,彭水县还没有一家成规模的蛋鸡场,当地市场上销售的鸡蛋绝大部分都是从周边市县进货。陈爱华要建成全县第一家大型蛋鸡养殖场,到2004年,陈爱华养殖场的存栏蛋鸡已经发展到两万只的规模。
    2006年,陈爱华在经过对饲养土鸡的一番摸索后,找到彭水县妇联,建议要建一个妇女养鸡协会,组织农村妇女养鸡,带动妇女致富,“那时就想着,既然找到了门路,自己富不行,还要带动姐妹们一起富。而且形成养殖规模后,彭水的土鸡产业才能更好发展。”
    很快,“彭水巾帼散养土鸡行业协会”成立了,协会由陈爱华担任会长,负责免费为养鸡农户建鸡舍、提供鸡雏、医疗诊治、销售鸡蛋。县妇联组织培训,给养殖户提供技术上的服务,并为陈爱华争取了无息循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微企补贴资金等,组织农超对接、搭建展销平台,将陈爱华打造为优秀女大户,带动留守妇女创业就业。
    2009年,偶然间发现了绿壳蛋鸡品种的陈爱华,再一次在全县大规模发展农户散养这种绿壳蛋鸡。
    陈爱华为绿壳鸡蛋开出2元一枚的回收价格,比土鸡蛋还高几毛钱的价格又让农户们心动了。“每只母鸡按产蛋量180枚计算,蛋能卖360元;母鸡停止产蛋后,作为肉鸡上市,还可按18元/斤卖,每只50、60元不等。”陈爱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除去养殖成本,农户散养绿壳蛋鸡每年可增收15000元左右。
    陈爱华将绿壳鸡蛋包装成70枚一篮作为礼盒销售,其优质的营养价值使得订单源源不断,不仅有许多重庆主城的客户慕名而来,更远销四川、贵阳、湖南、湖北等地。
    绿壳鸡蛋的市场行情好得出奇,为了让更多农村妇女共同致富,在县妇联帮助下,彭水建成了靛水街道肖坝村、前进村和大垭乡冬瓜村三个绿壳蛋鸡养殖基地,农户不仅可以从陈爱华处免费拿只鸡雏,每拿一只县妇联还会给3元补贴。
    如今,彭水县已有17个乡镇、46个村发展了散养土鸡和绿壳蛋鸡,规模养殖80万只。陈爱华的山谷养鸡场年产值上千万,每年纯利润200余万元。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