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中国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好水养殖虹鳟鱼效益高

2014-01-23 11:16:41我要评论(0条)


    福建三明市尤溪县汤川乡岳溪村鑫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爱福从厦门水产学院毕业后,在省海洋研究所工作多年。2001年开始,他在厦门从事鳗鱼养殖、加工、出口生意,一做12年。“鳗鱼算是我的老本行,而与虹鳟鱼的‘亲密接触’很偶然。” 林爱福介绍,2009年他得知,一个做鳗鱼出口的客户同时也做虹鳟鱼出口,年出口量在3万吨左右,可是国内产量却一直跟不上,让其非常头疼。“每年需求量缺口在6000吨左右,如果能做成,那可是个不小的项目。”
    坐落于岳溪村的养殖场海拔923米,年均水温16度,四周无人烟,一条高山溪流四季不断,日均水量1.3万吨,上游全是生态林,无生物污染、生活污染、工业污染,非常适合养殖虹鳟鱼。2010年2月,养殖场正式进驻建设。
    “感谢这里的‘高山流水’,1公斤左右的鱼在我们这里的养殖期是18个月,出口用的规格更小,只要养11个月就行了;而北方低温时间长,1公斤鱼要养30个月,成本比我们增加了40%。”林爱福说,他今后努力的方向,就是希望虹鳟鱼可以摆上大众餐桌,实现高端鱼百姓化。“我对此很有信心!”林爱福讲了个小插曲:虹鳟鱼制成的生鱼片味道十分鲜美。上周,一个做鳗鱼生意的朋友到养殖场用餐时,林爱福就捞2只虹鳟鱼切成生鱼片,结果这个朋友一个人就“消灭”了一条半,还直夸没有一点腥味,也没有一般淡水鱼的土味,颜色鲜红,品相比一般的三文鱼更好。“现在已养殖虹鳟鱼100多万尾,还有金鳟鱼45万尾——你们看,金鳟鱼全身金黄色,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喜欢的颜色,它是虹鳟鱼引进中国养殖后的变种,是我国独有的品种。”林爱福介绍。
    林爱福说,他在邻近的汤川乡山兜村也发现了一个适合养殖虹鳟鱼的地方,面积有200多亩,水量比现在的养殖场大1.5倍,生产环境同样优良,他计划再投入2000多万元,把那里建成成鱼养殖场,设计年产量600吨,届时公司每年虹鳟鱼总产量可达1100吨。
    他介绍,新场建起来后,可通过精确化管理,设计每天的出场量,还配套建设加工厂。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出口欧盟,那里的市场最青睐250克左右的鱼,而国内市场喜欢1公斤左右的大鱼。在国外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公司正积极加快国内市场的开发推广。


相关阅读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