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唐任伍(资料图)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树立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就此,记者专访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
唐任伍谈到,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之后的又一次重大会议,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大局出发,从“三农”的角度推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进一步为我国民生的保障和改善支起了安全阀。
唐任伍指出,农业、农村、农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民生保障和改善之本。但是,对于像中国这样农村人口还占相当大比例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三农”还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弱项。因此,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三农”问题不仅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更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关键。要解决好中国人的民生,首先必须保障和改善农民的民生。
首先,确保粮食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唐任伍认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人无粮不活,国无粮不稳,粮食是国之大本、民生之基。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14亿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饭碗里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这样中国人的民生才有保障,才有安全感,中国人才能不被别人卡脖子。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像农村工作会议所说的,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要调动和保护好“两个积极性”,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要搞好粮食储备调节,增加粮食生产投入;高度重视节约粮食,让节约粮食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其次,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安全阀。唐任伍谈到,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不仅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同时也是对民生工作的检验。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因此,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正本清源,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从生产环节开始抓,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最后,唐任伍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农村稳则国家稳,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民在我国占人口大多数,农民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国民生的保障和改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要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通过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理念,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农村社会安定有序。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特别提到,要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三留守”关爱服务体系,重视空心村问题,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通过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以及新农村建设,让广大农民群众的民生得到改善,过上更好的日子。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