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粮食稳产保供给 ——甘肃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之二

2010-11-23 15:04:21我要评论(0条)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坚决防止粮食生产滑坡,并从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作出了具体部署。就此,省农牧厅厅长武文斌阐述了他对省委一号文件“稳粮保供给”的理解。   粮食增产面临挑战   首先,农业是弱势产业,自然风险多,目前的干旱等气候因素影响进一步加大。通常情况下,粮食生产遵循“两年增产、一年持平、一年下滑”的规律,我省在粮食连续5年高增产的情况下,要保证粮食再次增产的难度加大。从总量看,我省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800万吨以上,2008年粮食生产实现历史最高水平。由于我省人均粮食占有量较低,必须在2009年至2012年连续增长,突破1000万吨,才能实现较高水准的动态平衡。   其次,当前面临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从去年10月份以来,我省多数农产品价格均由前期持续上涨转为掉头下行,玉米、啤酒大麦、马铃薯、苹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普遍价格下滑,出现卖难,这对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极为不利。   同时,在全社会高度重视食品质量安全的环境下,提高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质量档次、保障食品安全和提升整体加工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产品保质保量有效供给面临着挑战。   武文斌表示,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省委一号文件立足甘肃省情、顺应农业发展新形势,明确提出了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的七项措施,为推进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   多项举措确保供给   武文斌指出,贯彻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保障全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必须抓住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三个关键环节,突出马铃薯、玉米、草食畜牧业“三大产业”,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推进。   一是必须保障粮食安全。省委一号文件提出了实施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粮食生产要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增加总产。稳面积,就是确保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大宗粮食作物面积不低于3200万亩,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3800万亩以上。调结构,就是进一步调整夏秋作物比例,扩大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面积,力争今年全省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00万亩,生产鲜薯1200万吨。攻单产,就是依靠政策补贴、多方投入,今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500万亩,增产粮食10亿斤以上。增产量,就是实现粮食总产量稳定增长,2009年产量达到900万吨,增长2.6%,2012年达到1100万吨。   二是加快发展“菜篮子”产品和特色产品,通过市场调节,将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调出去,将我省缺口的大米、小麦调进来,从而实现结构平衡。加快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坚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具体是推动蔬菜规模化种植,重点扶持发展精细蔬菜和反季节蔬菜,今年全省蔬菜产量达到1200万吨,促进产品均衡供应;加强瓜果、花卉等园艺产品市场开拓,提升产业效益;加快发展中药材,重点抓好当归、党参、红芪、黄芪、大黄、甘草等地道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以鲑鳟鱼为主的特色渔业;发展酿造原料、小杂粮、油橄榄、食用百合等独有的特色产品;稳定发展河西祁连山北麓沿线及中南部二阴地区油菜生产水平,确保油料总产有新的增加。   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省委一号文件提出确保今年全省大宗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比去年提高了1个百分点。具体要加快推进标准化生产,鼓励引导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科技示范户和种养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田间地头都要有检测网络;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召回制度、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重点整治高毒农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残留、违禁渔药等农产品投入品,保护农产品产业安全。   甘肃日报2009-02-18 记者王朝霞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