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当前位置: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关于印发水稻抗灾保丰收、机收减损和晚稻育插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1-08-03 17:34:54荆州市农业农村局佚名我要评论(0条)
各市、州、县(区)农机推广站(中心):

  为了贯彻全国农业防灾减灾工作推进视频会精神,按照《当前农业防灾减灾保丰收预案》和《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关于印发粮食作物机械化收获减损技术指导意见的函》的有关要求,我站制定了水稻抗灾保丰收、机收减损和晚稻育插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实际,全力以赴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检查,切实推进水稻机收减损和晚稻育插秧工作,千方百计夺取全年粮食和农业丰收。

  

  湖北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2021年7月14日

  

  水稻抗灾保丰收、机收减损和晚稻育插秧技术指导意见

  7、8、9月是我省水稻生长的关键期,要以防高温热害、高温干旱、汛期洪涝、寒露风等灾害为导向,抓好早稻、中稻和晚稻防灾减损各环节的机械化工作。为此,制定了水稻抗灾保丰收、机收减损和晚稻机插技术指导意见,供各地参考选用。

  一、切实抓好防灾减灾工作

  各地要把农业防灾减灾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早研判、早谋划、早动手,立足抗大旱、防大汛、救大灾,一个品种一个品种、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个季节一个季节、一个环节一个环节,抓紧抓实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专家和农技人员作用,加强抗灾救灾指导,落实好关键技术,确保秋粮丰收,提升抗灾能力。

  (一)迅速开展机具摸底调查。各地要迅速开展本辖区防灾减灾机械设备分布情况的摸底调查工作,组织各类农机服务主体和农机户及时对大马力拖拉机、排灌机具和小型泵站等防灾减灾机具的检修保养,切实掌握核实机具有多少、抗灾能力够不够、抗灾资源分布合不合理的问题,确保有足够的能力、以良好的状态随时投入农业抗灾救灾。

  (二)强化机具组织调度。各地要充分发挥大马力拖拉机的转运和排灌机具、小型泵站的抗旱排涝功能,充分发挥农用无人机在高温热天气高效植保、灾后补种和追肥等优势,充分发挥履带式收割机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在烂泥田收割倒伏水稻的优势,充分利用烘干机械提高水稻就地、就近烘干能力,减少霉变变质,确保颗粒归仓。搞好机具调度储备工作,根据灾情缓急和农机具数量,统一调度,统一安排作业,确保机具高效发挥作用。

  (三)强化防灾减灾机械化技术培训。各地要按照《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关于开展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的通知》(农科(教育)函〔2021〕13号)的通知要求,加大对基层一线农机手的培训力度,重点开展水稻机械化栽植技术和水稻机收减损专题培训,提高农机手操作机具的技能水平。加大节水灌溉、移动式灌溉、深松整地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力度,努力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把损失降到最低,确保抗大灾、抢生产、保面积、夺丰收。

  二、早稻、中稻机收

  (一)作业前机具检查调试

  开始作业前要保持机具良好技术状态,预防和减少作业故障,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应做好以下检查准备工作。

  1.机具检查

  检查清理散热器,防止散热器堵塞,引发发动机过热,水箱温度过高,应在每个工作班次间隙及时清理。检查清扫空气滤清器,并做必要清理。检查割台、输送带及传送轴等部分的紧固件和连接件,防止松动。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是否需要补充。检查各运转部件是否正常及机内是否有异物,检查升降系统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和调整各传送皮带的张紧度,防止作业时皮带打滑。检查搅龙箱体、粮仓连接部、振动筛周边等密封性,防止连接部间隙大或密封条破损导致漏粮。检查脱粒齿、凹板筛是否过度磨损。

  2.试割

  正式开始作业前要进行试割。试割作业进行长度以50米左右为宜,根据作物、田块的条件确定适合的收割速度,对照作业质量标准仔细检测试割效果(损失率、谷物含杂率和破损率),并以此为依据对响应部件(如风机进风口开度、振动筛筛片角度、凹板间隙、拨禾轮位置、半喂入收割机的喂入深浅、全喂入收割机的收割高度等)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割并检测,直至达到质量标准为止。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时要重新试割和调试机具。

  (二)确定适宜收获期

  准确判断确定适宜收获期,防治过早或过晚收获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实现水稻丰产增收。

  1.根据水稻生长特征判断确定

  水稻的完熟期较为适宜收获,此时稻谷籽粒含水量15-28%。一般认为,谷壳变黄、籽粒变硬、水分适宜、不易破碎时标志着水稻进入完熟期。

  2.根据稻穗外部形态判断确定

  谷粒全部变硬,多数穗颖壳变黄,穗轴上干下黄,有70%的枝粳已干枯,水稻黄化完熟率95%以上,说明谷粒已经充实饱满,此时应进行收获。在易发生自然灾害或复种指数较高的地区,为抢时间,可提前至九成完熟时开始收获。

  3.根据生长时间判断确定

  一般早籼稻适宜收获期为齐穗后25-30天,中籼稻为齐穗后30-35天,晚籼稻为齐穗后35-40天,中晚粳稻为齐穗后40-45天。

  (三)机收作业质量要求

  机收作业时要严格按下表中作业质量标准执行。

  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

  

  项目

  指标

  全喂入式

  半喂入式

  损失率%

  ≤2.8

  ≤2.5

  破损率%

  ≤1.5

  ≤0.5

  含杂率%

  ≤2.0

  ≤1.0

  茎秆切碎合格率%

  ≥90

  污染情况

  籽粒无污染,地块和茎秆中无明显污染。

  (四)减少机收环节损失的措施

  作业前要实地察看作业田块土地、种植品种、自然高度、植株倒伏、作业产量等情况,调试好机具状态。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作业质量要求,随时查看作业效果,如遇损失变多等情况要及时调整机具参数,使机具保持良好状态,保证收获作业低损、高效。

  1.选择适用机型

  以采用高留茬收获或选用半喂入联合收获机为宜。水稻生长高度为650--1100毫米、穗幅差≤250毫米,更适合选用半喂入式联合收割机。作物高度超出1100毫米时,可以适当增加割茬高度,对半喂入联合收割机要适当调浅脱粒喂入深度。收获易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小于100克)时,建议使用全喂入收割机,喂入作物的长度为500--800毫米。收获难脱粒品种(脱粒强度大于180克)时,建议采用半喂入收割机。

  2.检查作业田块

  检查去除田里木桩、石块等硬杂物,了解田块的泥脚情况,对可能造成陷车或倾翻、跌落的地方做出标识,以保证安全作业。查看田埂情况,如果田埂过高,应用人工在右角割出2.5×6米的空地,或在田块两端的田埂开7米宽的缺口,便于收割机顺利下田。

  3.正确开出割道

  作业前必须将要收割的地块四角进行人工收割,按照机车的前进方向割出一个机位。然后,从易于机车下田的一角开始,沿着田的右侧割出一个割幅,割到头后倒退5-8米,然后斜着割出第二个割幅,割到头后再倒退5-8米,斜着割出第三个割幅;用同样的方法开出横向方向的割道。规划较整齐的田块,可以把几块田连接起来开好割道,割出三行宽的割道后再分区收割,提高收割效率。

  4.选择行走路线

  行走路线最常用的有以下两种:1.四边收割法。对于长和宽相近、面积较大的田块,开出割道后,收割一个割幅到割区头,升起割台,沿割道前进5-8米后,边倒车边向右转弯,使机器横过90度,当割台刚好对正割区后,停车,挂上前进挡,放下割台,再继续收割,直到将谷物收完。2.左旋收割法。对于长宽相差较大、面积较小的田块,沿田块两头开出的割道,长方向割到割区头,不用倒车,继续前进,左转弯绕到割区另一边进行收割。

  5.选择作业速度

  作业过程中应尽量保持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运转,机器直线行走,避免边割边转弯,压倒部分谷物造成漏割,增加损失。地头作业转弯时,不要松油门,也不可速度过快,防止清选筛面上的物料甩向一侧造成清选损失,保证收获质量。当产量超过600公斤/亩时,应降低作业速度,适当增加割茬高度并减小收割幅宽。若田间杂草太多,应考虑放慢收割机前进速度,减少喂入量,防止出现堵塞和谷物含杂率过高等情况。

  6.收割潮湿作物

  在季节性抢收时,如遇到潮湿作物较多的情况,应经常检查凹板筛、清选晒是否堵塞,注意及时清理。有露水时,要等到露水消退后再进行作业。

  7.收割倒伏作物

  收获倒伏水稻时,使用全喂入式联合收获机可通过安装“扶倒器”和“放倒伏弹齿”装置,尽量减少倒伏水稻收获损失,收割倒伏水稻时应先放慢作业速度,原则上倒伏角小于45度时顺向作业,倒伏角45-60度时逆向作业,在倒伏角大于60度时,要尽量降低收割速度;采用半喂入式联合收获机作业时,应尽量降低收获速度,降低割茬高度,调整分禾器使其尖向下,提高分禾效果,提高扶禾链的速度;水稻倒伏严重时,除应用上述方法外,还须采用顺向(收获机前进方向顺着倒伏方向)或斜侧向(收获机前进方向与作物倒伏方向大约成45度角,到地头转向时选择顺倒伏方向转)收割和减小割幅的方法进行收获作业。

  8.收割过熟作物

  水稻完全成熟后,谷粒由黄变白,枝梗和谷粒都变干,特别是经过霜冻之后,晴天大风高温,穗茎和枝梗易折断,这时收获需注意:尽量降低留茬高度,一般在100-150毫米,但要防止切割器“吃泥土”,并且严禁半喂入收获,以减少切穗、漏穗。

  9.规范作业操作

  作业时应根据作物品种、高度、产量、成熟程度及秸秆含水率等情况来选择前进挡位,用前进速度、割茬高度及割幅宽度来调整喂入量,使机器在额定负荷下工作,尽量降低夹带损失,避免发生堵塞故障。采用履带式收割机作业的时候,要针对不同湿度的田块对履带张紧度进行调整,泥泞地块适当调紧一些,干燥地块适当调松,以提高机具通过能力、减少履带磨损。要经常检查凹板筛和清选筛的筛面,防治被泥土或潮湿物堵死造成粮食损失,如有堵塞要及时清理。

  10.开展减损技能大比武

  机收减损是今年农机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要切实抓好“双抢”水稻机收减损工作,要加强对机收减损工作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围绕水稻机收减损广泛开展大宣传、大培训、大比武活动,比武现场机收损失测定可参照《水稻联合收割机收获损失率测定方法》,落实落细机手培训、机具调度、田间测试、服务保障和应急处置等各项措施,确保水稻收获市场秩序稳、推进速度快、机收质量高,进一步降低稻谷收获及产后损失,努力实现颗粒归仓。

  三、晚稻育插秧

  (一)培育壮秧

  培育适龄壮秧是移栽水稻稳产高产的基础,各地应根据生育期及茬口确定适宜播种期、播种量及秧龄,晚稻尤其需要注意控温控湿,防止高温高湿秧苗徒长,造成苗细苗弱;采用大田育秧,可搭建遮阳网,防止高温暴晒和大雨冲刷,造成出苗不齐不匀;晚稻育秧期间气温较高,秧苗生长快,可在育秧期,慎重运用多效唑、烯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叶面喷施,以延缓秧苗纵向生长速度。

  适宜机插秧的壮秧标准应根系发达、苗高适宜、茎基部粗壮、叶挺色绿、青秀无病、均匀整齐。根系短、白、粗、多,盘结牢固,提起不散。晚稻叶龄3.50~4.50叶,苗高12~22cm,秧龄15~20天。移栽后发根力、抗逆性强,能够早扎根、早活棵、早发苗。

  (二)秧苗管理

  晚稻育秧宜搭建育秧棚,覆盖遮阳网或无纺布,达到遮阳、防大雨和防雀害、鼠害目的。水分管理要实现旱育状态,保持秧板土壤湿润和供氧充足,出苗后及时揭遮阳网或无纺布,秧苗见绿后根据机插秧龄和品种喷施生长调节剂控制生长,一般用300ppm多效唑溶液每亩配水30kg均匀喷施。移栽前3~4天,天晴灌半沟水蹲苗,或放水炼苗。移栽前对秧苗喷施一次对口农药,做到带药栽插,以便有效控制大田活棵返青期的病虫害。

  (三)晚稻栽插

  1、秧苗准备

  根据机插时间和进度安排起秧时间,要求随运随栽。秧盘起秧时,先拉断穿过盘底渗水孔的少量根系,连盘带秧一并提起,再平放,然后小心卷苗脱盘,提倡采用秧苗托盘及运秧架运秧。秧苗运至田头时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做到随起随运随插,尽量减少秧块搬动次数,避免运送过程中挤、压伤秧苗、秧块变形及折断秧苗。运到田间的待插秧苗,严防烈日照晒伤苗,应采取遮荫措施防止秧苗失水枯萎。

  2、机械准备

  插秧前应先检查调试插秧机,按照插秧机使用说明书调整插秧机的栽插株距、取秧量和栽插深度,转动部件要加注润滑油,并进行5~10分钟的空运转,要求插秧机各运动部件转动灵活,无碰撞卡滞现象,以确保插秧机能够正常工作。装秧苗前须将秧箱移动到导轨的一端(使秧爪从秧片端头开始取秧栽插),再装秧苗,避免漏插。秧块要紧贴秧箱,不拱起,两片秧块接头处要对齐,不留间隙,必要时秧块与秧箱间要洒水润滑秧箱面板,使秧块下滑顺畅。

  3、机插要求

  根据水稻品种、栽插季节、秧盘规格选择适宜类型的插秧机,提倡采用高速插秧机作业,提高工效和栽插质量。可采用窄行(25cm)插秧机。机插要求栽插秧苗均匀,深浅一致,漏插率≤5%,伤秧率≤4%,漂秧率≤3%,插秧深度在1~3cm,以浅栽为宜,有利于低节位分蘖。

  根据水稻品种及栽插季节选择适宜栽插密度。常规稻株距12~16cm,每穴3~5株,种植密度1.7~2.2万穴/亩;杂交稻株距14~17cm,每穴2~3株,种植密度1.6~2.0万穴/亩。有条件的建议采用同步深施肥插秧机作业,以提高肥效。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ywbk/njh/202107/t20210728_622171.s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