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 控制成效显著

2021-07-23 21:43:58衢州市农业农村局佚名我要评论(0条)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牵头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黄淮海蔬菜主产区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技术示范”项目进行了第三方测评。参与评估的专家通过现场考察和听取项目汇报,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减控菜地面源污染方面成效显著。

  据了解,项目开始于2018年,在全面摸清黄淮海地区菜地面源污染成因基础上,形成集吸脱沟、蜜源植物带、生态沟渠、净化塘及回灌系统的“五位一体”菜地面源污染防控模式,有效减控污染。项目先后在安徽、山东、河南、河北、江苏等地建设核心示范基地1000亩,示范区6100亩,辐射带动10万亩。

  记者随专家一起在试验示范基地看到,在农田边界种有薄荷、波斯菊和黑麦草,它们作为蜜源植物带不仅过滤排水,还能控制水土流失。在排水沟中定植苜蓿、灌木柳和茭白等水生植物,形成生态沟渠,拦截水体污染物。技术人员用铁锹挖出埋到土中的尾菜秸秆,部分已经腐烂,这种埋入土层的秸秆,有效减少地表径流,吸脱排水氮磷。项目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清淤改造汇水坑形成净化塘,消减水体中的氮磷负荷,经净化塘净化后的尾水还可通过灌溉系统回灌农田。

  试验结果显示,在不减产的情况下,项目技术覆盖区化肥投入量较传统区减少30%以上,农药投入减少15%以上,土壤氮磷残留累积量降低41.5%~49.8%,氮磷污染负荷削减24.0%~31.1%,土壤农药残留降低50%以上,废弃物消纳利用率达95%以上,污染物残留降低30%。

  技术受到菜农的普遍欢迎,据介绍,项目推广的氮磷吸脱沟,将尾菜秸秆开沟深埋到土壤里,省去人工拣拾,带病菌虫卵的菜叶子、菜秧子也被埋入地下,不仅控制病虫害传播、不影响下茬播种或定植,经过一阶段腐烂还可以培肥地力,可谓一举两得。


原文链接:http://nyncj.qz.gov.cn/art/2021/5/7/art_1594232_58940284.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