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进..
一座座大棚排列有序,一串串葡萄缀满枝头,一群群游客体验采摘快乐……7月18日,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大路铺镇大路铺区社蔡家自然村蔡中华的葡萄种植基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这里有20余亩葡萄,亩产1500公斤,收入30余万元,还带动了一些村民在家门口务工。”53岁的蔡中华眉开眼笑。
蔡中华做过房屋装修,由于欠款难收,他决定改行发展种植。蔡中华发现规模种植葡萄的人少,于是决定闯一下。2011年11月,蔡中华投入15万元,流转村里20亩土地,从广西兴安引进优质葡萄苗夏黑、巨蜂进行种植,后来又从辽宁引进茉莉香葡萄进行种植,通过科学管理,取得了成功。
“茉莉香葡萄味道香甜,口感好。”蔡中华每年从外省购买有机肥羊粪3万余元,提高了葡萄的品质。同时,他将葡萄套袋。“葡萄套袋能防菌、防虫,降低病虫害,使果粒美观。”蔡中华说。
“我主要是从事葡萄疏果、套袋等作业,每月有工资2000多元。”正在采摘葡萄的54岁村民杨美銮说,基地带动1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年付工资4万多元。
“葡萄分为早、中、晚熟品种,销路不用愁,远的卖到了广东中山市。”蔡中华说。
大家富了才是富。蔡中华将技术无偿提供给任远强等3位村民,带领他们一起致富。
“我种了5亩葡萄,收入10多万元。”在蔡中华的帮助下,断石桥村村民任远强种植葡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还想扩大规模,带动更多村民增收和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蔡中华对未来信心满满。
(通讯员 黄志东 盘训校)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