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卓君 杨晶伊 )“请问,禾苗不抽穗找哪里看啊!”走廊上一瘦高个,皮肤黝黑的农户问到谭副局长,这话刚好被我听到,老伯:禾苗病虫害在我们这看,您先把您田里禾苗的详细情况讲一下。老伯说“我这田8年前开茶园把渠道破坏后因缺水一直荒着,去年开荒出来后,下半年种了季油菜,今年上半年刚栽上水稻,管水极为不便,全靠打水灌溉,现在禾苗散籽一部分,但有的穗子一直抽不出来,苞也小”。听完大概情况后,县植保植检站技术人员刘卓君、李双英立即驱车跟随老伯前往水稻田踏看,经仔细诊断,该病为旱青粒病。
症状表现:前期生长正常,在孕穗突然发生表现,抽穗不整齐,有的则抽穗不出,已抽穗的不能灌浆结实,即使结实也只是小青粒,外颖比内颖长,弯曲不能闭合,颖壳呈鸟嘴状。
田间分布:发病田块均为旱改水,从病株在全田看,同一块病株与正常株并存;有的单株发病,有的单丛发病,有的丛间夹杂发病;N肥多的发病重,反之側轻。
原因分析:1、近40天的高温干旱天气加重旱青粒病的发生。2、与砷和铜等重金属有关,长期旱作的田块改种水稻后,土壤中砷的活性增强,会造成水稻颖壳畸形、重颖、不结实。3、土壤养分失衡及水分供应急剧变化有关。
解决措施:1、调节土壤团粒结构,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有毒物质的活性,提高水稻解毒能力,亩150-200kg生石灰可以降低土壤的酸度,能提高水稻根系活性和对水肥的吸收能力。2、增施含硫元素的肥料,施基肥时注意减少氮、磷肥的使用量,钾肥选用硫酸钾。3、调整用水的管理方法,旱改水田地地势往往比较高,前期易缺水受旱,提早建立水层,降低土壤中砷化物的浓度。4、改变耕作制度,旱地种稻易受灾,容易造成缺锌、锰中毒和砷中毒等,常发生砷中毒的田块宜改种蔬菜、玉米等秋熟作物,不种水稻,趋利避害。5、底肥配合施用锌肥,在水稻破口期、始穗期、齐穗期各喷施一次磷钾库源,可以起到较好的防病、增产效果。
原文链接:http://www.huaihua.gov.cn/nyncj/c108770/202108/86b7cf628efd437b9118253c2828b8ce.shtml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