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季节是水产养殖动物快速生长的关键期,尤其对吴中区主要养殖品种虾、蟹而言,能否顺利度过高温,关系到全年的收成,入伏以来,吴中区农业农村局的渔技员们冒高温、战酷暑,深入池塘生产一线,严把三道检测关,确保渔业增产渔民增收。
一是严把水质检测关。高温下水质调节失衡导致养殖动物发病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成为吴中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吴中区在全区渔业养殖生产主要板块下塘开展水质检测服务,发放了pH值、氨氮、亚硝酸盐水质检测试剂盒300余份,并及时编印了《水产养殖水质调控一本通》500余本,宣传水质调节技术要点及调水微生态制剂的使用方法,引导养殖户科学应对高温季节水质管理。
二是严把疫病检测关。随着标准化养殖池塘的全覆盖,吴中区养殖方式由传统粗养转变为集约化养殖,但在提高产量、增加效益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疫病传播风险。水产养殖动物由于其养殖生长的特殊性,发病情况不易察觉,因此必须加强日常检测、保证及时应对。入伏以来,吴中区加大了全区疫病检测的力度,全区主要养殖板块、主要养殖品种逐一过筛,检测样品43批次,配套开展药敏试验18批次,为水产养殖动物安全度夏保驾护航。
三是严把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也日益提升。为优化水产品供给品质,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也促进养殖户优质优价、增加养殖收益,吴中区抓紧虾蟹上市前的关键节点,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重点针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海关出口水生动物注册养殖场、市级“三高一美”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以及水产品加工企业,对水草、底泥等水环境指标、饲料、鱼药等投入品、虾、蟹及预包装水产品等开展检测63批次。
当前,吴中区渔业养殖生产秩序良好,河蟹、青虾、罗氏沼虾等主要养殖品种规格同比均有所提升,接下来,吴中区将一如既往抓好养殖后期管理,确保夺取全年渔业生产大丰收。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