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农业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重大技术为支撑,是一种高度集约、高度精准、高度协同、高度环保的现代农业。而无人化农场的探索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亦是未来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和主流。为进一步履行好南昌市农业科学院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创新探索、科技引领的作用,市农科院粮油所会同物联网中心联合设想探索无人化农场建设项目,并进行科学谋划,多方征集无人化农场建设方案,多次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建议。
2021年8月25日上午,邀请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一行莅临我院指导工作。并就无人化农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前瞻性进行了座谈研讨。院领导班子成员、物联网中心负责人及粮油所相关科技人员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上,院长谢东辉首先介绍了市农科院基本情况和恒湖现代农业科技园智慧农业专项规划,随后详细阐述了无人化农场谋划构想、技术需求、项目推进情况。并着重对无人化农场如何围绕“农业八字”宪法,做好“耕种管收”诸多农事作业各个环节全程少人化,甚至无人化,实现以管水、管肥、管防(防病治虫)、管田“四管”为核心的智慧管理提出了设想,旨在能够极大地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现代农业管理决策水平,有效解决人员不足的问题,实现农业管理数字化、无人化。同时,一一听取了与会专家的意见与建议。
省厅产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指出,当今智慧农场是一个热门领域,目前已建成或在建的无人化农场还不是很成熟、也很不完整,还只是碎片化,无人化农场完全运转良好的建设企业或科研院所几乎没有。南昌市农业科学院无人农场谋划构想,能够设想探索“智能感知——数据采集——AI分析——决策执行”闭环这个层面,认识还是很高的,是一次积极创新的尝试、可以去探索。
到会各方面的专家都做了很好的发言,也提出了很多、很成熟且可以借鉴的宝贵意见。并一致认为,科学谋划探索建设无人农场应要以农机、农艺、农信融合为目标指引,以农艺专家提供的标准参数构建农事日历模型为基础,以作物生长周期关键指标(如:水稻叶龄)构建种植模型为导向,集农业生产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三化”功能于一体,全力打造“国内先进、江西领先、南昌首创”的无人化农场样板,全面提升南昌市大田展示区农业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服务水平。
最后,谢东辉表示,我院将借助无人化农场建设这个平台,逐步扩大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的科研、示范、推广能力,为南昌市现代农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期待今后加强各方深度合作交流。
(市农科院)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