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根据实际,在河滩采取挖坑取水的方式,寻找新水源,创造性地开展抗旱工作,成效很好。”这是横山区殿市镇抗旱保粮工作的创新举措。
“我们发动群众筹资筹劳,自筹抗旱资金20万余元,安装柴油机8套,启用抽水泵21套,统一调度满足村民灌溉需要,解决了全村3000亩耕地灌溉用水问题。”为缓解旱情,横山区雷龙湾镇哈兔湾村想出了这样的办法。
“我们村靠近水源的农田,及时使用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抗旱设备灌溉,做到人歇机不歇,千方百计让庄稼喝上‘救命水’。”横山区武镇白印则村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这是横山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抗旱保粮的缩影。6月下旬以来,横山区降水极少,高温天气多、田间水分蒸发量大,导致全区大部分地方达到中度以上干旱,对农作物正常生长造成较大影响。截至目前,横山区农作物受旱74.4万亩,其中轻旱9万亩、中旱19.1万亩、重旱32.4万亩、特旱13.9万亩。针对群众这一急难愁盼的问题,横山区结合当地实际,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头等大事来抓,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旱保收战役当中。
横山区成立了农业抗旱保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5个农业抗旱保粮应急工作组,统筹指挥农业系统15个下属单位350余人开展工作,15个下属单位包抓15个镇(办)。同时,召开专门会议对抗旱工作进行研究安排部署,深入镇村全面掌握受灾面积,与镇村负责人共同会商,现场办公,就地制定抢救性上水方案,会同乡镇发动群众全力落实抗旱措施,最大程度减轻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实施科学抗旱是横山区干部群众在抗旱保收战役当中的关键举措。横山区充分发挥现有大中型水库、各类水利工程、农田灌溉设施的作用,协调王圪堵水库、芦惠渠先后调水6450多万方,对定惠渠等4条国营灌渠和民营灌渠有灌溉条件的地区,组织各灌区开展轮灌作业,有效保障了无定河沿线农田灌溉用水。对灌溉条件较差的地区,组织乡镇充分发挥“五小水利”资源作用,建设临时应急小泵站,挖掘各类水源,全力进行浇水补灌。对没有水源的山地区,指导组织群众加强田间管理,把“锄头上有水”的古训推而广之,发动群众中耕培土,开展自救。指导农户和种植大户采取滴灌、微喷灌等节水措施,节省用水,不过度漫灌。针对灌溉用电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统计汇总,并积极与市、区电力部门对接,以保障农村灌溉电力供应需求。
截至目前,横山区已安排抗旱保粮应急资金386万元,发放抽水机、水泵398套、水管11.7万米、电线7.5万米,建成临时应急泵站398处,涉及600多处地块,出动抗旱应急工作人员1600余人次、车辆150余台次,累计完成应急性农田补灌面积9.6万亩,发动群众自救面积17.3万亩,抗旱保粮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