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一位再就业者的自述:从失地农民变成为技术骨干

1970-01-01 08:33:26我要评论(0条)
  我叫蒋伏军,今年27岁,毕业于原江陵农机学校。目前,我在一家修配厂从事车床加工,月工资1200元左右。

  从一个失地农民变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是“阳光工程”技能培训,给了我再就业的机会。

  我父亲是原江陵自贡酒厂的下岗工人,母亲是梅村居委会一组失地农民,妻子无工作单位,还有嗷嗷待哺的儿子。全家人的生活仅靠父母在外打零工挣得的微薄收入艰难维持。

  面对困苦的生活,2000年春节刚过,我加入了南下打工的行列,曾经先后到广东、福建、武汉及本地的超市、工厂寻找合适工作,但由于没有一技之长而四处碰壁。当时,我非常苦闷,自己年纪轻、能吃苦,还有中专文凭,为什么就找不到工作呢?后来我才明白,社会对劳动力素质要求更高了,没有过硬的专业技术,不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就会被淘汰。

  2000年5月,我向老乡借了400元路费从广东回到荆州,参加荆州市公安局汽车驾校培训中心学习。经过3个月的培训,我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驾照。当我揣着驾照、满怀信心去劳务市场找工作时,由于驾龄短,各用工单位将我拒之门外。后来通过亲戚介绍,我当上了一名“挑土”的士司机。虽然累,收入微薄,但我还是为找到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而高兴。但不久,的士市场竞争激烈,车主将车转卖了,没有干到半年的我再一次失业。

  正当我背起行囊准备再次南下打工之时,接到了梅村居委会劳动保障所的通知,说城南开发区委托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对辖区失地农民及新成长劳动力免费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当时,我心存疑虑,哪有免费让你学技术的好事。我的这一想法让梅村居委会刘书记和曾站长知道后,她们多次上门给我做工作,说“失地农民阳光工程”培训学习是政府举办的,绝对不是骗局,而且学习项目丰富,有车床、计算机、电氧焊等工种,结业后就近推荐就业。听她们这么说,我决定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报名参加了车工培训班学习。培训结束,我获得了上岗资格证书。

  2005年10月,我通过劳动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自信地参加荆州军分区修配厂应聘,通过该厂严格的面试和实际操作考试,当场被录用为合同制工人。现在,我不仅熟练掌握了钳工、钻工、车工等技术,还成为技术骨干,工资也逐月上涨。

  回顾这段就业历程,我深深明白,只要自己不失志,不断充电,努力奋斗,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