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至14日,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暨产业扶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会在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扶贫、改善人居环境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全国、全区相关会议精神,总结交流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新芳出席并讲话,市政府副市长石艳杰主持总结培训会,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各旗区委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各苏木乡镇主要负责同志、第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嘎查村党支部书记等150多人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鄂前旗4个、乌审旗7个关于产业发展、产业扶贫、集体经济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的项目做法,这些观摩点既有牧草种植、加工、营销的创新,又有特色农产品储存、展示、交易的探索,既有家庭牧场、红色研学融合发展的成功实践,也有养殖基地、食品加工的落地实施,既有的直播带货的现代营销,又有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给我们以启发和借鉴。
在鄂托克前旗城川镇马鞍桥村裕丰草颗粒饲料加工厂,“天然饲草料银行”以合作社为载体,为农牧民提供代储代加工、代销物流、可存可取、置换、售卖的服务,实现农作物秸秆饲料化,缓解农业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得到与会人员的高度评价。在城川镇城川嘎查农畜产品包装箱厂,生产设备正在加紧马力生产农畜产品泡沫包装箱,这一产业扶贫项目的运行,为群众脱贫致富增添了新动力,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在城川镇伊克柴达木嘎查阿日并布拉格家,全程机械化作业、“一分四统”的肉羊良种繁育养殖模式,实现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高效畜牧业的转变,给与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在乌审旗乌兰陶勒盖镇胜利村网红孵化基地,与会人员对当地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积极探索直播带货的现代营销方式给予高度赞扬。在嘎鲁图镇乌审马保种育种户家,5000亩天然草牧场、200亩饲草料基地、100多匹乌审马映入眼帘,珍贵的乌审马遗传资源得到了有效保存,为进一步弘扬马文化、打造马产业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乌审召镇牧区大寨生态教育基地,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得以保护和传承,敢想敢干、苦干实干的“牧区大寨”精神得到深入挖掘和弘扬,是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的又一亮点。
总结培训会上,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于新芳充分肯定了各观摩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做法,重点围绕产业振兴提出了思路,并对示范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作出了具体要求。
于新芳指出,全市各有关部门要紧抓产业兴旺这个关键点,因地制宜发展代耕代种、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要大力鼓励发展家庭农牧场,真正使家庭农牧场成为农牧业转型升级、高效示范的主体,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要积极推进“支部+企业+合作社+农牧户”合作模式,提升农牧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多途径拓宽产业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路径,推动农牧业提质增效,突出抓好产业扶贫,持续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不断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于新芳要求,要继续按照“典型引领、示范带动、逐步推开”的基本思路,持续推动示范村建设,在把生态、耕地、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现状摸透的基础上,努力找准未来人口趋势、产业方向、服务需求,积极稳妥编制规划。要加大支持投入力度,精准掌握国家政策的指向,研究落实国家政策的具体措施,积极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和各类涉农涉牧项目,确保乡村振兴特别是示范村建设要有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保障。要做好考核评估指导,在原有“五星达标、特色培育”的考评办法基础上,学习借鉴全国文明城市考评办法,对每一个星都要分别牵头研究出一套详实具体的指标体系,明确考评办法,对示范村实行动态管理,确保考核评估发挥真正的激励指导作用。
于新芳强调,今年是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各旗区要抓紧查漏补缺、完善提升,决战决胜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户改厕要建管并重,加快工作进度,加紧问题排查整改,确保上级下达的改厕资金年底前全部兑付到位;要研究建立一套务实管用的管理运行机制,持续关注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厕所使用率,做到既不能大包大揽,又要老百姓满意。垃圾治理要管控到位,突出重点,做好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工作;要对全市已完成销号整治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一次“回头看”,做到持续管控,不出现反弹。污水治理要实现达标,重点加强已建成农村牧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监管,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和指标。
中国乡建院院长李昌平教授以林原村为例,作了题为《乡村规划是激活乡村的过程》的专题培训,为各旗区顺利推进乡村振兴、完成乡村规划编制奠定了基础。乌审旗、鄂托克前旗、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分别从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举措、乡村治理思路、编制村庄规划等方面作了典型发言。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