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凤城市白旗镇后营村村民们喜笑颜开,纷纷竖起大拇指:“政府真是为我们办了实事,解决了大难题。”后营村的自来水管网有30多年了,管护较为薄弱,村民用水是个老大难问题。白旗镇党委、政府以解决百姓的切实困难为抓手,经过前期设计研究,在去年末优先解决了后营村自来水主管线及6组、8组管网问题,今年,该镇将剩下工程改造完成。此次管网改造工程全长6公里,历时46天。至此,后营村各村组实现了集中供水,受益的有130余户400余人。
长期以来,白旗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以建设“秀美幸福小城镇”为目标,坚持“精心规划,全心打造,细心管理”理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科学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白旗镇将小城镇建设高水平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机制,创新举措,促进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走向美丽宜居。
白旗镇位于凤城南部五个镇区的中心位置,区位优势明显,适合打造区域性的中心镇,形成集聚效应。2007年,白旗镇党委、政府就对全镇的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做到公路交通泾渭分明,四通八达;工业、商贸、文化休闲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布局合理。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按既定规划谋划发展思路,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合理措施,有力地保证了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高水平。
多年来,白旗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完成了镇内老街全面改造,分三期对穿镇河流进行高标准全方位建设改造,使沿河两侧区域成为吸引眼球、房产开发的黄金地段。通过招商,全镇开发房地产1.4万余平方米,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同时配套解决了市场、广场、绿地、宾馆等一系列城市功能,小城镇品位不断提高。
“现在的白旗镇是越来越漂亮了,我就是土生土长的白旗人,镇里的变化我都亲眼所见。”今年58岁的王方年感慨地说。近5年来,该镇累计投资4050万元,完成村组道路硬化66.5公里,修建桥梁8座,栽植枫杨4.2万株,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对集镇区内供水水井管网进行部分改造,解决了部分村民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如今,走在白旗镇的街道上,整洁与繁华有机结合,给人感觉就像生活在环境优美的城市。
硬件上来了,软件是关键。白旗镇在小城镇开发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小城镇管理。他们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小城镇管理规章制度,出台了《白旗镇小城镇管理办法》,对小城镇管理制订了详细的规范要求。
同时,镇党委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得到全面加强。采取“四个一”措施对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圆满完成对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整顿。王家村党支部、莫家村党支部分别被丹东市和凤城市评为五星级党支部和四星级党支部。加快推进“两个一批”建设,5年来,全镇7个行政村争取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乡村振兴产业项目资金共计575万元,以“党支部+”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60万元以上,全面消除了“空壳村”。
该镇还常年举办广场舞、送文化科技下乡等大型文体活动,7个行政村文化广场实现全覆盖;注重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加强老干部和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过开展巾帼创业、工会之家、青年文明号建设、红色教育进校园等活动,统筹推进群团组织与经济社会相协调、相促进的局面。
耕耘伴收获,汗水换真情。白旗镇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小城镇发展的日新月异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同时也为全镇的发展注入了活力。白旗镇先后获得“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辽宁省文明镇”、“辽宁省环境优美镇”、“辽宁省平安示范单位”等多项殊荣。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