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事创业,关键在人。推动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只有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起来,乡村的发展才会有希望,推动发展的事情才会有人干,产业的振兴也才有坚实的支撑。近年来,大观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聚焦“引育用”厚植乡村振兴人才沃土,注重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支撑“三农”发展的人才队伍。
一是聚焦“引”, 坚持科技引领,推动科技人才下乡。着力引进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生产技术等方面专业人才,累计选调大学生村官28名,招考村级后备干部44名,选拔龙头企业负责人、生产能手等100余人。实施待遇留商,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定向引才聚才,与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等开展战略合作,对符合条件的人才和企业家发放“宜城优才卡”“宜商服务卡”,提供交通、医疗、教育等便利服务。抓好乡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倾斜支持政策的具体落实,明确支持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参与职称评价,对其不作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工作总结、教案、病历、技术推广总结、工程项目方案、专利成果等可作为专业技术工作业绩。推进乡村专技人才职称评审改革,大力培养乡村教师、乡村医生、农技推广员等,加快乡村基层专技人才聚集。
二是聚焦“育”, 坚持培育培养,让更多人才服务乡村。出台《大观区村、社区干部正向激励十条措施》,推出“待遇保障+政治激励+培育表彰+关心关爱”激励套餐,打通村(社区)干部上升通道,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2020年公开招考10名村级后备干部,“群雁齐飞”,形成合力,助推乡村人才振兴。常态化举办“江畔大讲堂”“两讲堂两课堂”,举办“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及基层治理”等专题培训班,轮训镇村干部600多人次。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一批综合培育基地、农民田间学校、创业孵化基地,300多名新型职业农民持证上岗。
三是聚焦“用”,坚持高效用才,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条件。充分发挥农技人员专业技术特长,成立农业技术专家推广服务团,每年选派30余名农业专业技术骨干“一对五”包保服务种植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大观区自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以来,共有110余名学员先后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领头雁”和致富能手。“十三五”期间,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余人。充分发挥政策资金引领作用,鼓励农村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目前,辖区注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0余家(其中家庭农场120余家、合作社70余家),创建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3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甲级队3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国家级农业专业合作社1家、省级示范社7家、市级示范社17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8家,涵盖粮油、养殖、水产、种养结合等领域,为各类人才在乡村发展产业和实现价值提供广阔舞台与空间。(单位:安庆市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稿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nync.anqing.gov.cn/xxfb/xxlb/2000991631.html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