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村里来了人大代表

2021-07-24 02:31:17常德市农业农村局佚名我要评论(0条)

  

  说起人大代表实践站给当地带来哪些变化,鼎城区镇德桥镇财神庙社区的居民最有发言权。

  “路宽了,环境美了,还建设了一个红色文化广场,感觉我们环境在一两个月内有了大变样。”社区居民伍六妹就住在红色文化广场对面,为了环境美观,她积极响应社区号召,拆除了自家门前的100平方米铁皮棚子。社区统一设计,将原来的地方改造成了一面文化墙,与红色文化广场遥相呼应。

  镇德桥镇本身就是一片红色沃土。这里诞生了中共常德地区第一个农村基层党组织——踏水桥支部,支书郑珲,宣传委员卢文秀,为党的伟大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解决党员教育“最后一公里”,近年来,镇德桥镇党委、政府高标准打造了一所乡镇党校,建成了全区第一个乡镇党史陈列馆,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镇德桥镇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红色小镇”。

  在镇德桥镇设立人大代表实践站,要因地制宜,与本地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相结合。创建之初,鼎城区人大常委会就提出了这样的指导意见。依据指导意见,镇德桥镇党委、政府制定了“六个一”的具体目标,即做一个高标准的规划图、打造一条沥青路、整治一批违建房、建设一个文化广场、谋划一项产业、设立一个代表室。

  目标有了,各项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启动了。今年4月开始,人大代表开始投入当地建设,积极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鼎城区人大常委会多次实地调研、调度工作进度。市人大代表王成猛呼吁恢复踏水桥支部的名称,传承红色基因;市人大代表刘警智积极捐赠图书,充实社区图书室,丰富附近百姓的文化生活;市人大代表李建春提出要发挥地方优势,打造适合当地条件的产业,增加“造血功能”……

  “工作之初确实存在一些困难。”记者采访时,社区负责人坦言,但当地老百姓很懂道理,当知道是为地方发展谋福利时,都十分支持。为了环境美化,文化广场沿线要迁走5座坟,居民陈庆云不仅不要求一分钱补偿,还第一个响应;社区党员志愿者义务投入绿化工作,顶着炎炎烈日,不拿工钱;有一技之长的工人们都来帮忙,有主意的出主意,有力气的出力气。

  人大代表实践站为人大代表履职提供了平台,同时,乡贤、村民积极参与,共同建设,才有了现在的成果。6月29日,财神庙社区格外热闹,人大代表踏水桥实践站正式揭牌,与此同时,踏水桥红色文化广场正式揭开神秘面纱,这里成为镇德桥镇乡村党校的户外教学基地。

  当天,走进人大代表实践站,村庄崭新面貌映入眼帘。干净平整的道路、成排的竹篱笆、清澈的河塘水、整洁的农家院,随处可见的手绘文化墙,一派美丽乡村的景象。村部旁的踏水桥红色广场,一座鲜红的党旗雕塑矗立在踏水桥支部遗址纪念碑旁。

  社区负责人介绍说:“人大代表实践站成立了,产业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近段时间,人大代表又会来考察一次,依靠当地人力资源较为丰富的条件,投资建设小微型劳动力密集型加工企业,扶持当地产业发展,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原文链接:https://nyncj.changde.gov.cn/zhdt/ztzl/zcbd/content_847843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