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农民工网!

长江禁渔||一江清水向东流——长江生态修护之“宜宾路径”

2021-07-24 04:34:08宜宾市农业农村局佚名我要评论(0条)

  

  盛夏时节,水清鱼跃。宜宾境内长江流域早已不见渔船的踪影,虽作别“渔舟唱晚”诗意般的美景,却向下游人民交出“一江清水向东流”的生态答卷,奏响长江环境修护的“生态序曲”。

  从2020年1月1日零时起,宜宾市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实现全面永久性禁捕;自2021年1月1日零时起,宜宾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除水生生物保护区以外水域,实施为期十年的禁捕。

  为全局计为子孙谋

  多措并举保障渔民生计?

  自退捕工作开展以来,宜宾各县(区)及时落实补偿资金,确保应补尽补,并认真开展清船、清网、清江、清湖,确保无捕捞渔船、无捕捞渔网、无捕捞渔民、无捕捞生产。并合理制定船网处置程序和标准,严格落实渔船、网具回收评估,以乡镇为单位,设立集中回收处置点39个,及时注销捕捞证书、销毁捕捞网具、分类拆解退捕渔船,回收处置率达100%,切实做到不落“一证一网一船”。截至2020年7月15日,宜宾市退捕渔船630艘,渔民上岸1186名,全市提前5个月全面完成退捕任务,江(河)上全部实现“四清四无”。

  

  △退捕渔民上岸生活有保障

  家住翠屏区李庄镇的王明均,家里以捕鱼为生。“我从16岁起,便与父亲在长江上捕鱼,一晃20年都过去了。以前一网下去鱼多得卖都卖不掉,后来渐渐的,能捕到的野生鱼越来越少,多以四大家鱼为主。”王明均回忆说。

  2019年,宜宾正式启动退捕工作后,王明均便告别了“江上漂”的生活。上岸后的王明均选择了自主创业,随着李庄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王明均从中捕捉到了新的机遇,“因为家离李庄古镇不远,所以打算依托李庄古镇的旅游资源开办民宿”。

  

  △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为退捕渔民开设创业培训班

  

  “退捕上岸后,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为我们开设了创业培训班,带我们实地走访、了解李庄高桥竹村‘网红’民宿装修情况、运营方式等。我们还可以申请退捕渔民创业担保贷款。”王明均说,自己的民宿正在装修,希望未来也能打造成“网红”民宿,吸引更多游客来住宿。

  王明均只是宜宾众多上岸渔民的其中一人。据市农业农村局水产渔业站副站长陈永胜介绍,退捕渔民上岸后,各县(区)建立退捕渔民就业台账,加强退捕渔民动态化管理和扶持力度,结合渔民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指导、农村电商等实用技术培训,提升渔民就业能力,“充分利用各类就业政策,多措并举开辟退捕渔民就业增收渠道,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挖掘农渔业内部转产潜力,推进渔民转产转业,确保退捕渔民家庭无‘零就业’,并建立退捕渔民‘一对一’关爱帮扶机制,切实保障渔民生计。”

  捕鱼为生计护鱼为子孙

  从“捕鱼人”变身“护鱼人”?

  刘涛曾经也是长江边的渔民,2019年退捕工作开始后,他便从“捕鱼人”变身“护鱼人”,经过考核、培训,成了宜宾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的一员。“打渔20多年,靠江吃饭。现在,换成我们来守护长江了。”刘涛不禁感叹。

  

  △多部门联合开展长江大保护巡航

  

  成了巡护队员后,刘涛每日的工作便是沿江巡护。“我们以护鱼为主,同时也会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毕竟在江上生活了20多年,对长江流域的水情、渔情都很熟悉,哪些地方鱼多,非法捕鱼者一般会去哪些地方我们都清楚。”刘涛说,自己作为老渔民,在开展巡护工作上有着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随着这两年国家和地方对长江流域的保护,可以明显感觉到长江的变化。水清了,垃圾少了,我们巡护的时候也能在江里看到鱼群了。”

  宜宾这座依水而生、因水而兴的城市,自长江禁捕工作开展以来,渔民安家乐业,长江也得以休养生息。十年禁渔,将为长江水生生物留出更多的空间和时间,让长江水域生态恢复生物多样化。

  陈永胜说,宜宾市正在全面推广建立长江流域渔政协助巡护队,鼓励引导退捕渔民加入协助巡护队,发挥自身特长,拓宽就业安置渠道,“整合农业、林业、水利、应急等部门力量,建设覆盖全市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的‘长江大保护’综合监控系统,统一开展渔政、防火、防汛、水上应急安全等工作,尽快实现全时、全域、全线‘智慧巡防’。”

  增殖放流生态修护

  为长江流域增添“新住户”?

  宜宾作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城市、中国水资源保护核心区之一,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动物白鲟、长江鲟、胭脂鱼、大鲵和长江上游特有珍稀鱼类66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二级保护植物15种。

  

  △宜宾市开展了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

  

  “我宣誓:坚持保护生态,践行长江禁捕,为推进长江生态修复、筑牢上游生态屏障而努力奋斗……”2021年6月6日是全国“放鱼日”,宜宾市开展了以“养护水生生物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的增殖放流活动。活动当天共放流胭脂鱼、岩原鱼、草鱼、鲢鱼、鳙鱼等177万余尾。

  自2007年起,宜宾市持续开展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已累计放流各种鱼类850余万尾。

  市民李健是土生土长的宜宾人,他说,“我从十来岁起就开始在江边钓鱼了。以前鱼特别多,一杆下去都可以看到浮漂周围有鱼游来游去。后来捕鱼、烧鱼的人越来越多,2018年左右江里就很难再钓到鱼了。宜宾实行全面禁渔,有利于恢复长江生态。”

  “放鱼日”活动当天,李健也参与到增殖放流的队伍当中。“看到一尾尾鱼儿放归长江,重回自然,大家很开心,觉得参与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也希望早日看到长江恢复以往的生机与活力。”他说。

  

  △宜宾市持续开展天然水域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近年来,宜宾市自觉肩负起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把长江生态保护放在首位,切实保护渔业资源和水域生态环境。为进一步推进长江生态功能修复,相继开展了“中国渔政亮剑2021”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护渔百日联合执法行动”和“长江流域跨省交界水域及非法捕捞专项执法行动”,创新开展春季禁渔“零点行动”,强化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等“全要素、全环节、全链条”打击。扎实开展长江(金沙江)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工作和打击整治河道非法采砂专项行动,严禁在保护区内进行挖沙采石和小水电开发,清理取缔天然水域网箱养殖和非法码头。

  2021年以来,全市组织统一检查行动252次,出动车辆701辆(次),出动快艇248艘(次),参加人员2828人(次),查处案件48起,其中,行政处罚案件35起,司法移送13起,达到了“查办一起、震慑一片”的效果。

  竭泽而渔则无鱼可渔,抓好长江十年禁渔是一份必须答好的民生考卷。未来,宜宾将进一步加大渔政执法力度,奏响长江护渔的“生态乐章”,让长江流域重现水清鱼美的景象。


原文链接:http://nyncj.yibin.gov.cn/zwzx_86/202107/t20210719_1491465.html

评  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表  情:
*内  容:

广告服务|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农民工人才库| 农网大全| 栏目帮助| 栏目简介| 网站地图| 本网概况| 会员服务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