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行走在三台县景福镇宋观庙村,甜橙产业园里,枝叶繁茂;泥鳅养殖基地中,鱼欢水跳……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和乐的美丽乡村风景尽收眼底。“现在村级工作人员精简了,战斗力增强了,更加有利于推进全村各项工作。”宋观庙村党委书记陈晓军说,该村利用合村并组的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农户收入和村集体经济不断增长。
□刘玉明
据介绍,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时,产业实力强的原景福镇宋观庙村、王家堰村、王太沟村与产业基础薄弱的原宋武沟村合并为宋观庙村,打破了原有村域限制,整合原有“一村一品”产业布局,形成甜橙、藤椒、稻鳅“民—村—企”加速融合和多元发展的新格局,预计年产业创收可实现1500余万元。
受益于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位于该村的奕川水产养殖农民专合社迎来了发展的“又一春”。奕川水产养殖农民专合社注册资本509万元,社员118人,是全省首批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该专合社有综合种养基地2处,2000平方米孵化区1处,3000平方米泥鳅深加工厂房1处,净水面养殖、综合种养面积1010亩。现已形成苗种培育孵化、成鳅养殖及粗、精加工全产业链,年产值1000万元,实现全村村民户均累计增收900元。
合作社理事长李晓川告诉记者,合作社生产的“奕川”生态香米、泥鳅酱、泥鳅休闲食品等系列产品已远销国外,供不应求。但因受限于地域限制,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稻鳅规模化种养殖瓶颈也自然打开。
“以前种水稻每亩收入就千把元,现在搞稻鳅共育,亩收入在6000元以上。”正在合作社的食品加工厂里上班的村民王延贵老人说。看好稻鳅规模化养殖带来的良好效益,老人将近两亩的稻田入股合作社,发展稻鳅养殖,收入是原来的几倍。同时,老人在合作社务工,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
如今,在宋观庙村以往一家一户的传统作物被2000亩甜橙、1200亩藤椒、800亩稻鳅养殖所替代,产出效益呈几何级增长。为了让合作社、村集体和群众享受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红利”,该村党组织根据产业发展实际,明确了合作社、入股农户、村集体的利益分配机制。目前,入股农户年均增收1700元,村集体经济已达20余万元。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