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进..
7月中下旬,忻州市农业产业发展中心的植保科技人员紧紧围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这个大局,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职责,顶着高温、冒着酷暑,践行使命,沉下去,办实事,深入农田调查虫情,制定防治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精心指导农民不失时机地组织统防统治,努力提高规模防治的质量和效益,受到了基层干部和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的齐声赞扬。
盛夏是农作物病虫害的多发季节,也是巧治病虫、虫口夺粮的关键时刻。要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病虫为害,重要的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准确掌握当前主要农作物病虫的发生消长情况,及时掌握重大病虫的虫口密度,对草地贪夜蛾、二代粘虫、高粱蚜、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玉米红蜘蛛等病虫的发生趋势和防治适期做出科学的研判和分析。为了高质量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市植保部门的科技人员先后深入河曲、偏关、五寨、忻府、原平、定襄、代县、五台等县(市、区)的15个乡(镇)20多个村,详细调查了玉米、马铃薯、谷子、高粱、番茄、茄子、辣椒等不同作物、多种类型地块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在田间地头,植保科技人员还为粮农、菜农多次进行了适期防治、综合防治、科学用药、安全用药的现场技术培训。
参加过培训的农民普遍反映,这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面对面,接地气,听得懂,用得上,解决了多年弄不明白、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技术难题,真“解渴”。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