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把我们党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为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不断激励我们要坦然面对过去取得的成就,勇敢应对接下来的艰难险阻。做为新时代的“三农”干部,我们更要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忠诚履行职责,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做好“乡村振兴”答卷。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明确“跟党干”的根本。
历史告诉我们:没有理想信念支撑,一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百年建党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行动指南。我们党员干部,就是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当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党员干部要以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革命先烈为镜,保持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实践品格和精神底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真正做到在思想信念上对党忠诚,在严守纪律上对党忠诚,在廉洁奉公上对党忠诚,在履职尽责上对党忠诚。
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认识“为民干”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非典、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人民幸福,我们党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实践证明: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因此,我们党员干部必须工作作风要实,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要实,干事水平要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要高。真正做到,在利益上不争抢,在工作上不挑剔,在责任上不推滑,在行为上不狡诈。
三、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做好“怎么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调研,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实践证明,只有秉持实事求是的精神,才能收获实实在在的成功。我们一定要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道路上要“抬头看”。要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在大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举措上要“埋头干”。要谋划高质量发展科学路径,准确把握《大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聚焦“三地四区”发展定位,“两个高于”“六个升级”奋斗目标,我们“三农”系统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思想对齐,工作对标,时间对表,机制对效,作风对责,结合大观区实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聚焦产业兴旺,做好转型升级文章。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加快建设长三角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区、打造产业融合“四中心”、发展休闲旅游“三片区”,加快形成“一示范、四中心、三片区”农文旅一体发展新格局,力争到2025年,农文旅总产值超过60亿元。 围绕蔬菜、瓜蒌、番鸭、稻鱼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规模经营,支持股份合作社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协作发展,鼓励面向小农户开展经营权流转、联耕联种、土地托管,到2025年,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家庭农场、合作社不少于30家,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不少于10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等新业态,积极争取一批优势产业开发、农业技术推广等新项目,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力争“三品一标”农产品覆盖率超80%。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推进农超对接,推广“电商+农户”,力争培育2个省级电商示范村,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2亿元。
(二)聚焦美丽乡村,做好生态宜居文章。实施美丽乡村升级工程,2022年底前完成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乡村振兴规划编制。以G347、S332干线沿线、沿线河道作为整治重点,开展村庄清洁、河湖“五清四乱”行动。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完善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体制和生活垃圾分类激励约束机制,整区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基本完成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海口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全面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三)聚焦文化兴盛,做好乡风文明文章。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宣传道德模范、时代楷模、大观好人,常态化开展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引导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严格落实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一约四会”制度,严格执行村务公开、村务监督,做到村里大事群众商量办。充分发挥“五老”等乡贤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四)聚焦治理创新,做好和谐稳定文章。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乡村治理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完善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农村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组建法制宣讲队,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推进重点区域视频防控“村村通”,实现“全域覆盖、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目标。构建农村德治体系,打造党建引领、充满活力的基层善治体系。
(五)聚焦民生改善,做好共同富裕文章。通过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做大经营性收入;通过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提高工资性收入;通过巩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扩面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通过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加大社会保障、社会救济力度,增加转移性收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丰富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稳妥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大力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力争到2025年,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80万元,消除20万元以下薄弱村。
(六)聚焦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统筹发展文章 。完善基础设施,畅通城乡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协同推进海口跨七里湖至山口大桥建设。继续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工程,增设海口镇与中心城区的公交路线,谋划建设农村公交站点。全面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快形成农村公路网络化格局,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推进海口110千伏变电站建设,提升乡镇电源变电站覆盖率。推动天然气管网向海口、皖河农场延伸,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实施“双替代”工程。补齐水利短板,推进长江大观段治理,持续实施广成圩双福潭段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积极争取广成圩列入长江洲滩圩垸治理试点工程。推进巨网站等重点区域排涝能力建设,综合整治海口镇、十里铺乡农村水系,推进西江生态修复工程建设。加快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推进皖河片区、海口镇供水设施提升改造,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加快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逐步完善深度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继续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城乡教育联合体集团化办学,到2025年实现农村所有学校全部纳入城区名校集团。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精准扶持乡镇卫生院建设。深化农村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广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信息服务。
(七)聚焦改革深化,做好激发活力文章。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是高质量发展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新一轮农村改革以“三变”改革为重点,应着力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抓点。就是抓试点做示范。“三变”改革试点工作较好的村先行一步,要总结提炼出具有实际意义和较强可操作性的做法,打造更多的先进典型,释放更多改革红利,发挥先进方阵的示范领头作用。决不能简单地为改而改 ,一改了之。二是扩面。“三变”改革要以点带面,在乡村具有经营性资产的村要加强指导创新思路规范改革,尽快出成效。进行强势推进。对于其余无经营性资产的村,应在扎实做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和集体成员身份确认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逐步推进。做好农村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成果运用,加快实现承包地信息联通共享,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扩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覆盖面,为高质量发展三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全方位制度供给。三是提升。要深化涉农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乡村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大平台”向村级延伸,努力消除城乡鸿沟、信息孤岛。(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陈昌华 潘兴贵 审稿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nync.anqing.gov.cn/xxfb/xxlb/2001064221.html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