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水稻发展势头迅猛,种植面积已经连续5年保持增长。2021年全市水稻播种面积达到7.5万亩,较2020年增加0.8万亩。由于水稻的种植效益明显高于一般大田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高涨;再加上近年来盐碱地改造项目的不断推进,水稻作为较耐盐碱作物的先锋作用日益凸显,未来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为从技术上保证水稻产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2021年,依托自治区优质水稻重大协同推广项目,鄂尔多斯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农作物技术站针对当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瓶颈问题,积极落实试验示范,开展高产优质品种引进和适用技术攻关,旨在构建标准化、规范化的盐碱地水稻生产技术体系,推动全市水稻生产水平整体提升。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取得一定成效,现将前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情况
自治区优质水稻重大协同推广项目鄂尔多斯项目区位于达拉特旗昭君镇沙圪堵村,由“达拉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具体实施,面积160亩,其中试验60亩,示范100亩,辐射带动4000亩以上。示范区重点集成当前生产上较为成熟且适合盐碱地水稻种植的技术进行展示,主要包括:大棚自动化育秧、苗床地膜覆盖隔盐抑碱、药剂拌种干直播育秧、适龄插秧、泡田洗盐碱抑盐碱、增施有机肥、全程浅水层管理以及全程机械化等技术。试验区以解决当前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为宗旨,安排优质品种比较筛选、秧龄比较、增施锌肥硅肥效果比较、增施生物有机肥效果比较以及基质板育秧效果评价等7项试验。试验示范于4月10日开始育秧,5月19日-23日陆续插秧。插秧后,由于遇到持续低温大风天气,试验示范区水稻缓苗返青较往年推迟7-10天,进入6月中旬后,气温升高,其他气象条件也适宜,水稻较快恢复生长,目前试验示范区水稻普遍进入孕穗期,长势整体好于去年,如后期气象条件正常,没有大的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预计较去年有5%-10%的增产。
二、取得成效
通过近一年的努力,项目实施工作已取得一定成效。第一、通过经验总结、技术引进和技术集成,已初步形成以苗床地膜覆盖隔盐抑碱、药剂拌种干直播育秧、泡田洗盐碱抑盐碱、全程浅水层管理和增施有机肥为特点的盐碱地水稻栽培技术框架,为后期盐碱地水稻精准管理技术的提出奠定了基础;第二、各项试验效果初步显现,品比试验中兴粳5号、兴粳7号和中科发5号生长优势明显;秧龄比较试验中37天秧龄水稻生长明显好于32天和27天;基质板育秧的秧苗素质和传统育秧相比各有优劣,插秧后长势两者相差不大;增施生物有机肥后水稻生长的得到明显改善,尤以300 kg/亩用量效果最佳。总体来看,本年度开展的各项试验均取得不错效果,可以为解决当前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精准管理技术体系提供数据支撑;第三、与“达拉滩”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形成了长期合作机制,通过项目支持、技术支撑双管齐下的方式将其打造为盐碱地水稻绿色优质高产技术推广扩散的桥头堡。本年度依托合作社已培养乡土人才1人,培育典型示范户5户。另外,通过技术指导,合作社经营的40个育秧大棚秧苗合格率达到95%以上,有效保证了4000余亩稻田的秧苗供应,惠及300余户农户。
三、下一步计划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