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制定绿色食品产业链链长制行动方案,围绕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固链、绿色食品加工提档升级强链、绿色食品产业融合补链“三大行动”,积极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1-7月份,全市绿色食品产业链总产值达297.7亿元,其中食用农产品产值101.7亿元、绿色食品加工总产值142.5亿元、绿色食品流通服务业总产值53.5亿元。
推进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稳定粮食生产,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28.62万亩。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全市春茶产量1.29万吨、同比增长3.20%,春茶农业产值29.53亿元、同比增长18.52%。推进生猪稳产保供,改造升级原有规模猪场,已完工19个新改扩建生猪规模养殖场项目。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全市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25.2万亩,新增0.44万亩。
加快绿色食品加工提档升级,提升加工水平。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我市“两县、一园、两企、一项目、四品牌”入选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重点调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截至7月底,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累计同比增长26.2%,全省排名第2位;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21家,新增规上农业企业17家。实施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宣城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56”行动计划,全市23家主体销往沪苏浙地区农副产品达274亿元。大力开展“双招双引”工作,围绕绿色食品产业链重点项目,组建“千企升级”、双百“新开工”项目库,实行领导联系、月调度工作制,强力推进绿色食品重点项目按时序推进。
促进食品产业融合,发展延伸流通服务产业。强化品牌建设,上半年全市新增“三品一标”产品数16家18个,全市共有327家531个“三品一标”产品。创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7个、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1个。推荐上报广德黄金芽、宁国山核桃、旌德灵芝等品牌争创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荐古南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参加“安徽精品云上购物”活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全市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736个。上半年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企业371家,网上交易额达22亿元,同比增长20%。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