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罗庄区积极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推进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进一步落实畜禽生产经营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实施村级防疫员改革、“互联网+”工程,织密“强制免疫”服务网络,制定“强制免疫”流程标准,打造“一二三”服务模式,着力打通基层强制免疫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受到了广大养殖场户的欢迎和肯定。
一是构建基层畜牧兽医体系,织密“强制免疫”服务网络。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完成和村级动物防疫员改革的不断完善,罗庄区坚持预防为主的疫病防控理念,按照“网格全覆盖、资源共分享、管理无盲区、责任可追究”的原则,结合罗庄区实际,在全区依托5个基层畜牧兽医站,建立起基层畜牧兽医组织架构,通过区直派驻的方式,补充专业技术人员10人;完善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考选14名畜牧兽医专业大专学历以上人员,聘用到基层动物防疫和畜产品质量安全岗位,有效充实了基层力量,所有行政村(社区),“强制免疫”服务实现村级防疫员全覆盖。
二是提升基层服务软硬件水平,制定“强制免疫”流程标准。在5个基层畜牧兽医站除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外,进一步完善疫苗冷链运输体系,区级建立疫苗冷库、站所配备冰箱,防疫员配备疫苗保温箱,确保“强制免疫”硬件到位。
按照村级动物防疫员摸底数,中心有关科室分类测算上报,省市统筹调拨强免疫苗,村级动物防疫员按免疫程序实施注射的工作流程,制定《2021年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和《罗庄区重大动物疫病先打后补管理办法》,确保动物免疫率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达到90%以上。目前,全区共免疫家禽禽流感162余万羽,生猪口蹄疫5万余头,牛羊口蹄疫1万余只。
三是提高专业技术服务意识,打造“一二三”服务模式。一即一个平台,依托山东智慧畜牧大数据平台,强化疫苗、免疫以及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管理,实现“强制免疫”信息上网,养殖场户“自主申报、在线审核、直补到户”。养殖场户完成强制免疫接种后,借助手机APP,据实填报强制免疫疫苗使用量和畜禽饲养量,上传强制免疫疫苗购置、免疫等相关证明材料,结合国家兽药产品追溯信息系统数据、强制免疫效果监测评价和产地检疫等凭证,发放财政补助。二即两支队伍,一是动物免疫防疫专家服务队,由6名具备中高级职称以上人员和长期从事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组成,主要从事疫苗免疫的培训和指导工作。二是用好基层站所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基层强制免疫和服务的中坚力量,在强制免疫摸底、疫苗注射、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三即三项免费服务,强制免疫注射服务免费。对所有散养户,免费发放强免疫苗,由村级防疫员免费予以注射,经过强制免疫的畜禽发放动物免疫证,作为疫苗注射的凭证,降低动物疫病的发生。检疫申报服务免费。畅通检疫申报服务,畜禽出栏,养殖户主可以通过电话、现场进行检疫申报,也可以通过村级防疫员协助报检,方便群众办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免费。今年以来,通过举办免费公益培训班、专家服务队走进养殖场户等多种方式,开展免费技术指导服务80余场次,解决群众遇到养殖方面的问题。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