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第30场活动在江夏区法泗街大路村举行,会上发布了《秋爽乡更“香”——2021武汉乡村休闲游口袋书》。风情农家休闲、乡土菜肴推介、农事劳作体验……口袋书中,全市乡村休闲游好去处的吃、住、行、游、娱,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被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邀约全国网友和百万市民下乡,畅享金秋武汉乡村的各种香和甜。
武汉乡村振兴大讲堂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本场活动以“闻稻香?采秋果?戏田野?尝美食,武汉美丽乡村开启金秋画卷暨‘2021武汉乡村休闲游口袋书(金秋版)发布’”为主题,邀请了近50名长江严选“市民团长”、企业家代表、网络大V、摄影发烧友,与广大网友们一起,参观大路村农业产业园区,聆听分享全市全面保障农业丰产丰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绘就一幅幅美丽乡村美好生活新画卷的精彩故事。
26日上午,大讲堂一行走进大路村,干净整洁的道路和鳞次栉比的农村新居一一展现,村内健身场所、生活超市、公园、卫生院、幼儿园等配套设施齐备,让人感觉像是在城市社区中生活一样。初秋时节,村旁葡萄园的葡萄已经全部采摘完毕,橘园正在挂果期10月份成熟,南美对虾正值出水期……一幅幅生动的乡村产业画面令人心驰神往,市民代表和摄影发烧友们拿出单反相机、手机,一路拍个不停,点赞如诗如画、一年四季可赏花摘果的花果之乡。
近年来,大路村通过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三乡工程”,并和武汉地铁集团推进“国企联村”合作共建,将大路、珠琳、联盟、石岭等4个村2万多亩土地,统一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区,让现代农业、生态特色农业成为发展方向,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农产品加工园区,引进多家公司入驻,1000多名周边村民实现在家门口上岗。同时,以怡山湾新农村为依托,规划建设游客集散中心,配套建设栀子园、荷花园、林果园、稻香园、蔬菜园,打造“一心五园”,吸引众多市民下乡,迅速带火了当地农副产品及餐饮业的发展,目前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已突破600万元。
“农产品的销售环节比生产环节更为关键,会种的人不会销,会销的人不会种,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好像总有一道鸿沟。”大讲堂演讲现场,武汉霄垚农业负责人庞在虎,讲述了企业利用互联网数字赋能,助力江夏区雷岭村打造农特产品全时销售平台,实现区域农企和个体生产户共同发展的精彩故事。
“借助数字化科技,强化银、政、企合作,为金融服务向乡村下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国建设银行江岸支行经理彭秋贶,讲述了建行打造乡村生活服务、农经大数据平台,建立乡村信用评价体系,探索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的生动实践。现场听众用热烈的掌声为每一位乡村振兴奋斗者喝彩加油。
参加大讲堂活动,市民们纷纷为美丽乡村点赞。市民姚女士说:“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带着亲朋好友‘假期乡村游’,有的退休后在农村当起了‘长租客’,有的放弃了城市优越工作当起了‘新农人’,武汉乡村正成为大家共同的向往之地。国庆假期,我也想带着家人下乡体验田园休闲慢生活,在朋友圈为美丽乡村代言!”
集中推介新城区精品景点,享受不一样的田园风光
“游园派对、赏花采摘、农事体验、民俗表演、乡村音乐节、亲子手工DIY......进入金秋时节,各大乡村休闲游景点活动异彩纷呈,总有一条线路适合你!”大讲堂上,市农业农村局乡村产业发展处负责人尹维才正式发布《秋爽乡更“香”——2021武汉乡村休闲游口袋书》,邀约市民朋友拿起口袋书,带上家人、朋友,来一场金秋乡村发现之旅。
据了解,口袋书内集中了武汉最美秋色的乡村,既有成熟景区,亦有特色乡村,既有红叶、银杏叶能观赏,又能体验采摘猕猴桃、无花果,打板栗等农事活动,最大程度地满足游客住宿、餐饮、玩乐出行需求,为市民下乡打卡提供“贴心攻略”。
此外,口袋书收集发布了今年全市乡村游秋冬季的重点特色活动,推出金秋赏花、星空夜游、亲子童趣、农事体验、红色初心等五大主题游玩线路与游客共享,其中所推荐的乡村游景区、景点,均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进行严格把关后向广大市民推荐。后期,口袋书将通过定向发放、社区派发等多种形式,免费发放到市民手中。
近年来,全市乡村休闲游产业呈蓬勃兴起之势,各项工作取得了许多实效。今年1月至8月,武汉乡村休闲游旅游接待人数3197.78万人次,综合收入达到94.94亿元。在此期间,全市策划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农事会节活动,举办新洲紫薇民俗节、黄陂清凉寨樱花节、蔡甸西甜瓜节等农事赏花会节活动13场。
通过持续发展,目前武汉乡村休闲游体系基本全面形成,全市建成400多座风情各异的美丽乡村、38个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涌现出农旅结合型、景区带动型、美丽乡村建设型、都市田园综合型等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黄陂区成功申报“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推动东西湖区天下先休闲农业园、蔡甸区的香根湖畔时光农场、江夏区枫香雲堡、黄陂区武汉映象桃源、新洲区稻田记忆等打造成为新的乡村休闲游“网红打卡点”,市民纷纷下乡游玩,吸引力正越来越强。
此次发布的2021武汉乡村休闲游秋冬版口袋书,精选了全市六个新城区精品景区景点集中推介,将特色乡村美食、新式体验活动、浓郁乡村风情进行全方位展示。武汉美丽乡村期待广大市民和全国网友们,来享受不一样的秋日田园风光,呼吸清新空气,参加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
能人回乡带领村民共富,昔日空心村变全国“明星村”
“欢迎来咱们的林果园、蔬菜园走走看看,去南美对虾产业园参观、体验!”大讲堂上,江夏区大路村党支部书记胡涛介绍的言语里透着自豪。
走在眼下的大路村,一派欣欣向荣。排排楼房矗立,健身场所、幼儿园、卫生院、生活超市等配套一样都不少,现代化产业园及蔬菜、水果、优质稻基地错落铺排,一幅现代化小镇景象。如胡涛所说,居有其屋、人有其田。
谁能想象,14年前,大路村曾还是个贫困村,一屋一个样,一门一朝向,前面是厕所,后面是粪塘,256户人家,贫困户近半数,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
改变从能人胡涛回乡开始发生。少年外出打工,呆过采石厂、搬运厂,下海办过企业也当过经理。多年打拼积累了千万资产,本可坐拥优渥生活,一次回家看到家乡的贫穷落后,胡涛心生感叹,要反哺家乡,带领村民致富。
2007年回乡,2011年被村民一致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14年间,胡涛带领着村民,盘活土地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引着村里迈入致富正轨。
同时,村里聘请武汉理工大学规划专家,专门制定建设规划,一方面引导企业流转周边4000余亩土地,另一方面通过三期项目建设,共腾退1207亩土地,建设农民新居1284套,形成了怡山湾社区,大路村、珠琳村、法泗村3个行政村25个自然湾?714户农户共3000人喜迁新居,平均每户拥有2~3套高标准农民新居。
产业上,大路村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优化一产业发展,建成籽莲和优质稻基地约7000亩、水果基地1000亩、设施蔬菜基地700亩等。强化二产业联动。建设1000亩的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园区,引导企业打造名优品牌,桂子米、怡山湾、荷花节成为大路村的三大响亮品牌。深化三产融合。打造“一心五园”乡村休闲旅游体系,建设怡山湾旅游服务和游客集散中心,配套栀子园、荷花园、林果园、稻香园、蔬菜园五大园区,形成多条旅游观光线,实现农旅联动。
与此同时,还引进桂子米业、虾庄、斯福特、碧优基生物科技以及花之绣服装等7家公司入驻农产品加工园区,年均产值达3.6亿元,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人就业。其中,湖北斯福特养殖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50亩养殖基地,发展高密度养殖海水南美白对虾产业。计划三年投资1.5亿,形成年产500万斤的养殖规模。
房屋宽敞了、产业兴旺了,村民收入直线上涨。目前,大路村集体资产过千万,集体年收入突破30万元,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73万元。2020年大路村还成功入选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典型范例,实现从“空心村”到“明星村”精彩蝶变。憧憬未来,胡涛干劲满满,“‘十四五’期间,大路村将坚持持续健康发展模式,力争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百万元,继续奋进在实施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为江夏土特产插上电商“翅膀”,带动周边农户同步发展
“细化区域电商,将公司和江夏区的土特产销往更多地方!”大讲堂上,武汉霄垚农业负责人庞在虎对公司在数字赋能助力农产品销售领域的成就,信心满满。
2017年成立的武汉霄垚农业,是庞在虎和其他几名合作伙伴共同创立的,最初定位初级农产品种植,他们在江夏区金口街道雷岭村先后流转500亩土地,发展生态种植。504亩种植基地,不仅带动当地20余户贫困户务工,种植的猕猴桃、无花果、果冻橙等农产品,挂果后收成及销量都很不错。
发展过程中,庞在虎发现,企业和江夏区很多种植业经营者都面临同一个问题,每年会经历2个月左右的集中销售期,其余时间比较清闲,收入也进入不稳定期。何不打造互联网电商平台,把公司自己的果品及区内农产品在网上销售?
说做就做,公司2020年起开始搭建电商平台,首要解决的是人才问题。企业和武汉市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深度合作,全年到访科技人员500人次。通过与市供销社、东湖学院等电子商务的合作,创建农村电商孵化器,带动本地农产品流通。
截至目前,已建成武汉果园电商平台,并和十多家平台合作,在满足公司自我果品、果苗销售的同时,结合江夏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将蔬菜、水产特色村特色农产品联网销售,为周边种植、养殖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农产品代销,解决他们产品变现的难题。2020年6月至年底,公司整合包装自身及周边农副资源,包装上线产品约25个,完成销售产值1000万元,规划2021年销售产值3000万元、2022年销售产值5000万元。
建行推出多种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扶持涉农企业
“作为金融机构,让各类型农业企业有款可贷,是主要职责之一。为不同领域的农业企业定制贷款服务,我们一直在努力。”大讲堂上,中国建设银行武汉江岸支行客户经理彭秋贶说。
湖北是全国农业大省,拥有粮油、蔬菜、生猪、水产等4个千亿级骨干企业,还有小龙虾、柑橘、莲、香菇等10个产业集群及干蘑菇、绿茶等10个农产品出口额全国排名靠前产业。针对不同行业,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创新为不同农业生产经营者打造适合他们的信贷产品,打造乡村金融生态圈,破解涉农信贷产品数量少、条件要求高、产品期间与农产品投入产出周期不匹配等问题,让符合贷款条件的农业企业有款可贷。
各类针对性强的涉农贷款,为不同领域的农业企业贷款保驾护航。
汉南区被誉为“中国甜玉米之乡”,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和汉南区农业农村局的对接,与区内龙头企业形成需求牵引,确定邓南、湘口、东荆三个街道的27个重点玉米种植村,为其制定玉米产业信贷投放计划。
具体实施上,中国建设银行选择汉南区解放村为试点,携带龙易行设备到村委会、“裕农通”服务点进行开户、签约、授信一体化拓展,推进整村营销,取得良好反响。随后,将成功经验推广至邓南街水三村、金城村等14个行政村,批量服务客户110余户,成功打开信贷支持玉米产业发展局面。
此外,为解决汉南乡村地区建行网点尚未覆盖的问题,中国建设银行不断调整优化“裕农通”服务点结构,延伸服务触角,建立82个“裕农通”服务点,依托服务点,开展“裕农学堂”乡村振兴产品推介活动。同时,为当地村民提供聚合收款、电子银行、建行生活等服务,联动签约建行生活平台4户、聚合商户40余户。建行还推出了“生猪贷”“龙虾贷”等多类特色信贷产品精准扶持各类农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示范效应。
据了解,截至目前,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已上线裕农通业主快贷、裕农快贷、生态链快贷、农机云贷、裕农信用贷、兴农贷等6个涉农信贷产品,新增投放涉农贷款120.72亿元,其中农户涉农贷款39.93亿元,为持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