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手机正逐渐成为农民在生产、销售、流通全过程中与互联网连接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酒泉市加大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让他们玩转“手机”,把时尚和科技元素融入农业产业链中,如今手机已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自己也成为“新老板”。
“云端”课堂,学习更便捷。
近年来,酒泉市农经事务中心积极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式培训,依托田间学校在线学习系统进行在线互动交流,举办线上培训班,通过手机等新媒体进行现场教学,助力手机成为农民的“新农具”,实现“线上培训、线下集中、实训参观”相融合,满足农民多样化学习需求。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着“农民出不来、专家下不去”的难题,但春耕春管农业生产不等人,一部手机让广大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学技术。组织学员进入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首页收看农科讲堂专题、下载“云上智农”App在线学习,农广校教师在微信群、QQ群等平台授课。对很多农民来说,手机已经成为学习本领提升素质的新课堂,农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获取所需的信息,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开展线上学习已成为新时尚。
一机在手,种地更轻松
敦煌市莫高镇节水农业示范园区王海通过参加培训,学会了用物联网技术“远程控制”5个蔬菜大棚。“在手机上轻松一点完成喷淋、施肥、植保、卷帘等多种作业,工作效率是过去的10倍以上。”王海说。“做新时代的农民不能蛮干傻干,要用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利用农闲时间,他主动报名参加各种培训,各种新技术在他种植的温室大棚里轮番上阵,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他带动全村户发展蔬菜大棚,每个大棚年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
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特点,突出产业导向,在高素质农民培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取上也进行了调整,比如生产技术方面的课程比例有所下降,增加了智慧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信息等模块化课程,促进农民素质大幅提升。
直播带货,致富路更宽
伴随着“互联网+电商”的普及,一部分农民利用手机互联网平台率先走上致富之路。围绕“手机助力农产品线上营销”等,加强高素质农民、电商创业者等开展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向学员们讲授手机使用、移动支付、农村电商等方面的知识,推动更多农民掌握手机应用和电商经营技能。酒泉盛天农业公司总经理李艾君主动学习直播技术、产品话术、直播脚本和主播技能。还探索抖音、快手等大众喜爱的传播平台,助力农民网络带货。越来越多“农民网红”晋身为致富主力军,进而带动更多农民致富。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