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池县自2020年被确定为第五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的决策部署,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一项精品工程来打造,强化措施,狠抓落实,通过一年多来的艰辛努力,使全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组织领导“强”,下好五方齐抓“一盘棋”。县委按照“五级书记抓产改”的要求,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任双组长的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的产权制度改革专责工作组,并设立了办公室,抽调专人办理业务。为更好地推进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与县联社、中农信达公司签订了“政.银.企”三方合作协议,在全县上下形成了县、乡、村、县联社、中农信达五方鼓成一股劲、拧成一股绳、合力抓产权的良好局面。县上四大班子利用分片包乡的工作机制,坚持将产改工作与全县中心工作、乡镇重点工作一并安排部署,一并督查指导,一并统筹推进。县级领导共参加产改工作部署会、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颁证仪式、揭牌仪式65人(次)。产改工作开展以来,县上共制定下发方案、意见等各类政策性文件12件1000余份,下发紧急通知3次,县乡村三级先后召开专题部署会736次,工作推进会369次,工作调度会32次,选举会222次。
宣传培训“实”,织牢政策普及“最密网”。坚持把宣传培训作为产权制度改革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积极编印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的多种教材。先后印制下发了《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2.6万份、《百问学习手册》2000册、《政策解读》300册,设计制作了《工作宣传画》2.8万份、编写了《工作宣传标语》40条,形成了宣传工作的铺天盖地之势,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二是全力打造业务熟练、深耕基层的宣讲队伍。建立了由县农经局和北京中农信达公司共10名业务骨干组成的巡回宣讲团,采取“走出去”和“叫上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15个乡镇111个村工作人员分阶段巡回开展培训,蹲点指导。同时,建立了由乡镇包村干部和村组干部组成的政策宣讲队,深入村组农户、田间地头,宣传政策,发动群众。三是持续开展拉网式、地毯式宣传培训。坚持工作推进到那个环节,宣传培训就跟进到哪里。工作开展以来,县乡村组四级共培训了11万余人(次),{其中,举办培训班833期,培训2万余人(次);入户宣讲培训7万余人(次);利用微信等通信工具远程培训外出人员2万余人(次)},刷写张贴标语300幅、悬挂横幅126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编发简报35期,接待咨询群众5000余人(次),在县电视台、微信群、乡镇门户网站等新闻媒体报道产权制度改革信息120余条。有效调动了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督查指导“勤”,打好产改质量“评分表”。始终把督查指导作为推动工作有力抓手,县产改办印制了县、乡、村三级产改工作通讯录,设立了产权制度改革微信、QQ交流群,畅通了督查指导渠道,县产改办制定印发了《华池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督查督办制度》,突出一个“勤”字,分阶段不间断开展督导,严把工作质量关。一是坚持政策指导把方向。先后编印了11.5万字的《指导手册》240册,收录指导性文件23个,编写方案、通知、请示、批复、公告、选票、协议、表格等样本48件;编印了《工作手册》300册,明确了9个阶段64项具体工作的任务和时限要求,使全县产改工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全过程进行书面指导。二是坚持督查指导促进度。在产改工作的各个阶段,县乡都组织工作组定期不定期进行督查指导,县上共赴乡镇、村开展督查指导8轮360多次,召开推进会15次,建立了周调度、周通报制度,先后分阶段、分层级对机构成立、方案制定、宣传培训、成员界定摸排、股权设置量化、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系统录入、公章刻制、揭牌挂牌、账户开设、手续交接、证书发放、系统问题整改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通报,以正式函件下发通报8次,以表格形式通报24次,并排名评比,鞭策后进,激励先进,促进了整体工作进度。三是坚持跟踪指导提质量。县产改办在把控工作整体进展的同时,见微知著,积极跟踪服务指导,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在整体工作督导中,发现有的乡村因村级换届、乡镇人员调整、村文书文化程度偏低等因素造成成员身份界定、股份量化、成员代表选举、理事会监事会选举等环节资料不全、逻辑关系混乱等问题,县产改办及时编印了《工作作战挂图》,明确了每个环节征求意见稿、上会形成草案、会后公示、正式办法请示、乡镇批复的时限和要求,并将工作作战挂图悬挂到乡到村;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加班加班总结提炼出了产改全套资料88件(包括52项文书资料、9次会议议程清单、12项公示清单、5类农户签字表格清单、6项请示批复报告清单、4大通告公告清单)以及18种影像资料清单,集中利用15天时间深入各乡镇召集乡村业务人员逐环节逐页进行了详细讲解,做到了“四个清”(讲清楚每一份资料起草的重点内容、每一个会议召开的主要议程、每一次公示的时效间距、每个步骤的前后逻辑关系),使每个乡镇督导培训均达到5小时以上,做到了全县上下步调一致,一盘棋推进。
工作推进“快”,绘就产权改革“精品图”。严格按照产权制度改革“十步工作法”(即安排部署、宣传培训、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管理、成立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颁发证书、规范管理、产权交易、资产运营发展经济)的流程和步骤,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基本上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达到了10个100%(全县111个村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管理、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登记赋码、印章刻制、银行开户、揭牌挂牌、手续交接、成员股权证书颁发),共清理核实总资产5.7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3.2亿元);集体土地总面积437.3855万亩;界定成员33625户11.8356万人;量化经营性资产2.9992亿元、资源性资产2.8万亩,成立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111个,颁发股权证书33625本,形成产改资料10390件,影像资料2498份,绘就了一幅人人参与、奋勇争先、波澜壮阔的美丽图景,为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 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