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完成,9月17日,全国农田建设工作现场会在山东召开,现场观摩了我市2020茌平区乐平铺镇1.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马常春,市委副书记李春田,副市长李强,市委副秘书长、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同章、茌平区委书记郭飞等参加观摩活动。
郭永田、马常春及与会人员一行首先听取了郭飞就茌平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的介绍,实地查看了2020年茌平区乐平铺镇1.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听取工作人员的讲解,并详细询问了项目规划、建设和运行管护等情况。与会代表对我市农田灌溉用电设施管护体制改革表现出极大关注,希望进一步加强相互学习交流。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通过强化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一是坚持积极开源与全面节流并重,打造高效节水示范田。依托黄河下游最大的现代化引黄灌区——位山灌区,推动高标准农田全域节水建设与引黄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相结合,形成“引河补源、以井保丰”的高效利用水资源灌溉模式,采取“机井泵站+低压输水管道灌溉”为主的工程模式,大力发展管道节水灌溉,实现新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节水全覆盖。二是坚持加大投入与资金整合并重,打造绿色农业示范田。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统筹化肥减量增效、秸秆综合利用、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等项目,科学合理设计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大力实施秸秆还田、深松深耕、有机肥替代、保护性耕作,推动工程措施、生态措施、农艺措施有机融合。三是坚持高质建设与加强管护并重,打造群众满意示范田。出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供配电设施管护实施方案,率先实施农田灌溉用电设施管护体制改革,彻底解决农业灌溉用电设施建设标准低、管理不规范、安全有隐患、农民负担重等难题。创新实施“井长制”,推出“井长热线”,明确“井长”责任,公开服务监督电话,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19年以来,我市累计立项建设高标准农田141万亩,总投资20.49亿元,为稳定粮食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相关负责同志120余人参加会议。
评 论 |
|